科普体检查出这9种病,医生其实基本不用治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常见于20多岁且没有生育过的女性,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乳腺增生是由体内激素的变化乳房会摸到包块、疼痛有时乳房会变大等,这些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乳腺增生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天保持良好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坚持适量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2:宫颈糜烂
糜烂很容易给人不好的联想,尤其容易和宫颈癌联系到一起,但实际上宫颈糜烂大部分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宫颈糜烂一词已被更正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糜烂”需要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来进一步判断TCT和HPV检查结果没有异常就无需特殊处理了。
3: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一词同样让人容易联想到子宫癌,据统计,30岁以上女性约20%有子宫肌瘤即30岁以上每五个女性中就有一个中招,子宫肌瘤多是良性的但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4cm最好及时手术切除,如果近绝经期、肌瘤较小、没有症状已经妊娠且肌瘤没有红色变性等情况可以观察等待,每3-6月复查一次即可。
4: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检出率达80%-90%。
医院,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会得到这么一个最轻级别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医师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正常胃镜报告。事实上,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无症状无须治疗,假如有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反酸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则需要对症治疗。比方说,出现饱胀、恶心、呕吐的人,可服用多酶片、多种益生菌等;伴有胆汁反流的人,除了应用胃动力药(如吗丁啉)以防胆汁反流外,还应使用一些中和胆汁的药物,如铝碳酸镁咀嚼片;胃痉挛者可用颠茄片、-2以解痉止痛;而有反酸、腹痛的人,则可应用PPI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来治疗。
5:甲状腺结节多是良性
甲状腺结节是体检报告的常客,1cm以下的甲状腺结节不需要治疗95%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根据血流状态有时需做甲功检测。
6:骨刺
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大多数人常常会把它和“骨裂”联系到一起,担心是不是“骨裂”导致的细小“骨刺”?其实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骗了。
骨刺就是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骨刺会长在各种地方,比如颈椎/腰椎/膝关节等处。
如果只是体检发现的骨刺,生活中并无不适症状,不痛不难受,就不用紧张。但如果因为骨刺,引起了骨性关节炎,那就需要进一步治疗
7:心脏早搏
没症状不用治疗
心脏在正常跳动时,如果提前出现一些跳动,就像是演奏舞曲节奏乱了点,这种情况被称为“心脏早搏”。
很多人认为查出“心脏早搏”往往会和心脏病联系起来,其实,心脏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脏其他问题的伴随症状。
早搏一般是良性的,大多数的早搏不会引发心脏病,偶尔出现心慌或者心脏“咯噔一下”,不用太过紧张。
8:单纯性肝囊肿
小于5厘米不用治
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就以为得了肝癌一样绝望,其实大可不必。
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里带的”,并且生长非常非常缓慢,多数人更是无明显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发现。
体检查出肝囊肿,大多不用担心。绝大部分肝囊肿是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只需要定期随诊观察。仅有一小部分人需要手术,其中包括:囊肿直径8.0cm并有临床症状;囊肿合并出血、感染;囊肿无法与肝胆管腺瘤鉴别;多囊肝病导致门脉高压及功能损害者。
9: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听起来非常可怕,其实人体的盆腔、腹腔并不全是实心的组织,腹膜、大网膜、肠管等都会分泌一些液体,这些液体通常起到润滑和保护盆腹腔器官和组织的作用。
中国医院妇科主任张颐介绍,几乎每个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积液,一般女性都在3cm以下。3cm以下可以视为正常范围,如果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
如果是排卵期、月经期或者月经刚结束的时候,积液可能会略有增多,但如果没有其他任何异常,即使稍微多于3cm也不必大惊小怪。
如果你体检出以上疾病,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处理,不过还是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视每年的健康体检,监测身体变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