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脏术后重症监护基于不同手术类型的考

心脏重症

CardiacEducation

成人心脏外科术后监护第二部分

基于不同手术类型的考虑、并发症的管理和医疗质量的改善

译者:刘子娜

校对:张海涛 周宏艳

中医院

常见问题和并发症的管理

  尽管大多数的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病理生理并不复杂,但也存在一系列可以预见或经常发生的问题和并发症。预见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可以避免患者陷入不可挽回的危险局面。

常见问题和并发症的管理

张海涛

中国心脏重症概念提出第一人

创办了多个心脏重症行业学术社团

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脏重症行业快速发展

大出血

  鉴于CPB相关的凝血障碍,一些术后出血是可以预料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管是凝血障碍还是细小出血点,手术后很快就会解决,不需要血液制品。但是大约10%的病人会发生术后大出血,造成不良预后,增加医疗花费。不幸的是,正如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所讨论的,“大出血”的定义很难界定。胸管引流比较容易量化,成为判断出血的基础指标。从ml/h到ml/8h都可以被定义为“大出血”。还有将一小时出血超过ml,ml/2h或ml/h连续三小时定义为“大出血”。最近的一个专家小组定义“严重”出血为术后12小时内胸管引流-0ml或需要输注红细胞(PRBCs)/新鲜冷冻血浆(FFP)5-10U。“过量”出血被定义为术后12小时内胸管引流超过0ml或需要输注红细胞(PRBCs)/新鲜冷冻血浆(FFP)10U以上。无论定义如何,必须重视术后出血:1小时内出血超过ml或24小时内超过ml时,死亡风险增加。

  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贫血、急诊手术、使用乳内动脉、体外循环时间长、心功能差、低体重和男性患者,外科医生相关因素(如:是否认真止血)也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术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或替格瑞若)可使出血风险增加大约15%。虽然指南建议手术前5天停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在急诊手术时很难实现。Papworth出血风险评分是基于1多名患者的数据库,识别五个危险因素并分配分值0或1:1)手术时机(择期[0]或紧急[1]);2)手术类型(CABG/单瓣[0]或其他[1]);3)主动脉瓣疾病(没有[0]或[1]);4)体重指数(≥25[0]或25[1]);5)年龄(75岁[0]或≥75岁[1])。患者评为低危(0分),中危(1-2分)和高危(≥3分),分别对应大出血发生率为3%、8%、和21%。

出血病人需要注意管理细节。限制晶体液防止血液稀释,并迅速纠正低体温、酸中毒。血压是引起出血的使动因素,而不是心输出量,术后早期收缩压不应该高于90-mmHg。如果需要,可应用短效制剂如硝酸甘油或硝普酸降低血压,虽然维持足够的大脑和躯体灌注是至关重要的。增加PEEP有助于控制出血。然而,这些都是辅助措施,适当的血液制品应用也是必要的。创伤科文献的推荐给予活动性出血病人PRBC:FFP:PLT2:2:1比例的血制品。这一比例可根据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进行调整。血栓弹力图(TEG)可以通过检测凝血因子的生理活性、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和纤溶酶原活性指导用血。在低纤维蛋白原血症(mg/dL)应用冷沉淀可节约血浆用量。一些人主张制定一个相对较高的纤维蛋白原目标值(mg/dl)。凝血酶原复合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出血性心脏手术患者,但目前还没有随机对照试验支持这种临床行为。而重组VIIa因子用于治疗心外科术后严重出血则积累了一定的数据。VIIa因子似乎可以减少出血,但没有数据表明可以降低死亡率减少。心外科术后血栓栓塞行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5-50%,对于止血措施的评价必须平衡出血和血栓的风险。大约3%的出血病例需要进行手术探查。探查要及时,延迟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病情不稳定时,在床旁即可开胸探查)。

2

难治性休克

  难治性心衰休克可以在术中发生,表现为停机困难,但通常是在ICU发生,表现为持续的低血压和低灌注,或突然循环衰竭。治疗的成功取决于对病因的准确识别和适当的干预。当心率慢或者传导阻滞时,应用心外膜起搏器可显著提高心输出量。同样,终止室上速可以使血流动力学迅速稳定。胸片或超声有助于排除张力性气胸、积液或填塞。肺动脉导管(PAC)和食道超声(TEE)对于处理不明原因的休克十分有帮助。

下期预告

常见问题和并发症的管理:

血管麻痹综合症

心包填塞

左心衰

右心衰

机械循环辅助

THEEND

译者

刘子娜

刘子娜,医学硕士,北医院外科ICU主治医师。参与翻译论著一部,参与编写论著两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by/5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