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笔记03室性早搏的机制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3)室性早搏(2)
室性早搏的机制主要为自律性异常、触发活动和折返
自注:在这里提供一个学术版的解释和个人简易理解版的解释。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直接下拉。学术版: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这种能力就称为“自律性”。其中,窦房结自律性最高,为心脏的起搏点,当自律性异常,窦房结不能再统治心脏,就可能发生心律失常。“触发活动”本质上和自律性异常是一样的,但触发活动可见于自律性细胞,也可见于非自律性细胞,它是在复极过程中出现的膜震荡电位引发的,如果电位超过阈值可以产生可以传导的动作电位,继而引起折返或其它兴奋或传导异常,则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根据发生时间可分为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折返”是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再次兴奋原已经兴奋过得心肌,可以分为解剖性折返和功能性折返。这些机制都可以引发异常的兴奋,如果兴奋来源于希氏束及其以下,引起了心脏的提前收缩,就称为“室性早搏”。
个人简易理解版:心脏的兴奋以窦房结-房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的顺序下传,就像一场接力赛,接力赛的终点是心肌的搏动。但其实比赛有一个规定:要求点亮接力棒后才能传给下一棒。因为这是一把太阳能全自动充电接力棒,每次电量只够跑一轮,当电量用完才会开始自动充电。接力棒这种没电就充的“自动充电”节律性就称为“自律性”,因为1号的自动充电速度最快,所以每次都是由他开始起跑,但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根备用接力棒。所谓自律性异常,就是有人手里的接力棒自动充电速度突然比1号快了,于是率先抢跑、冲向终点,引起了心肌的搏动。而触发活动是指,有人突然外接了充电器,提前“触发”点亮了接力棒,再次率先抢跑、冲向终点。折返的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在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最后一棒的同学到达终点后突然灵机一动,又掉头跑回自己的位置重新冲刺,在终点和原地之间绕圈跑,反复触摸终点线。这三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都可以引起心脏提早的搏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by/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