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险深圳一男子上班时突然倒地,心脏骤
“早安大件事”
一觉醒来,天下新闻皆掌握
11月
24
今日天气
多云间阴天;气温20-27℃;东北风转东风2-3级,阵风6-7级;相对湿度50%-85%
心脏骤停太可怕!
生与死就在一瞬间
必须在几分钟内实施抢救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就在前几天
深圳50岁的刘先生就突然倒地
经历了十分惊险的过程……
男子上班突发心脏骤停
11月5日下午16时33分左右,50岁的刘先生在公司上班期间,突发意识障碍,神志不清并伴有抽搐。
刘先生的同事发现异常后,急忙通知了公司所在的深圳长安集团(长安大酒店)请求帮助,安保部经理王威接到通知马上赶到了刘先生的公司。
““现场有不少人在围观。事发突然,很多人都吓懵了。刘先生当时脸色发青,整个人僵直在座位上,喊他名字也没有回应。”王威说
王威确认刘先生的心跳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发现他已经完全失去意识
并且无呼吸、无心跳
同事“教科书”式抢救
男子终于脱险
王威意识到,刘先生可能是突发心跳呼吸骤停。随后,王威让身边的人拨打了,同时对刘先生实施了紧急抢救。
““做了7组心肺复苏后,刘先生似乎曾有轻微的反应。我后来也没敢松懈,一直坚持做到医护人员来到现场。”王威回忆。
16时43分左右,医护人员接到指挥部出车通知后,以最快速度到达了现场,立即开始接手现场救治。
当时,王威已经为刘先生做了7分钟心肺复苏。医护人员迅速评估刘先生生命体征,发现他仍无呼吸、无心跳,立即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措施。
在除颤2次后,刘先生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医院急诊科进一步救治。
经过医护人员齐心协力的抢救
刘先生随后脱离危险
还好这次有惊无险
刘先生的身体正在逐步康复
深圳曾发生多起心脏骤停事件实际上
类似案例在深圳也曾发生
▼
1
年12月2日,一位市民在光明区群众体育中心羽毛球场馆运动期间,突发心源性心脏骤停,事发时当事人两眼翻白、面无血色、手脚冰凉、呼吸微弱、瞳孔放大等临床表现。随后,经过球场球友、工作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的急救,并使用AED配合电击治疗,随后该名男子被成功救回。2
年11月10日晚上,深圳布吉荣熙足球公园40多岁的市民何先生踢球后突然晕倒,球友赶紧对何先生进行抢救。最后何先生在球友、急救医护人员们的通力抢救下,终于脱险。心脏骤停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下面这些,你一定要了解
▼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而当有人出现心脏骤停时作为旁人应该怎么做?把握“黄金4分钟”
为生命带来更多希望
医生介绍,大脑一旦缺血、缺氧时间过长,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每推迟1分钟,病人的存活概率就减少10%,心脏停跳10分钟后,抢救几率几乎为0。
刘先生能够恢复良好,从院前开始的每一个救治环节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心跳一停止,
生命是分秒在走。
这个时候我们要赶紧抢救
如何抢救才是正确的?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5-10秒快速识别
三种可能三种处理方法
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意识丧失,在判断现场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请务必争分夺秒快速识别(争取在5~10秒钟内完成)患者状况。
因为一个人突然倒地不能言语,实际上是用他的身体语言在发出呼救:“我不行了,快来救我吧!”。通常存在三种可能性:
①晕厥
短暂的意识丧失,很快清醒过来,肯定还活着,不需要做徒手心肺复苏。
②昏迷
持续的意识丧失,随时会死亡,需即刻开放气道,维持呼吸道畅通。
③死亡
昏迷的基础上发生呼吸和心跳骤停,徒手心肺复苏的绝对抢救对象。
具体详细的抢救步骤一定认真看
一旦发现有人倒地,经快速识别患者发现其意识丧失而且呼吸也不正常,如缓慢叹气,说明心跳已经停止。
请将患者摆放为仰卧位,解开其上衣,立即启用徒手心肺复苏术
●●●
第一步:徒手胸外按压
1.正确的按压部位
双乳头之间的胸骨正中位,千万不能压两边的肋骨。
2.正确的定位方式
用手掌根部定位,中指刚好平患者乳头,掌根部一定要居中,不能偏移。
3.正确的按压手势
快速定位后,马上抽出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扣,手臂绷直与病人胸部呈90°直角,垂直向下按压,不得倾斜,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
用手掌根部与病人的胸骨接触,五个指头全部翘抬,掌根部与患者胸部接触面积越小越好。千万不要按压双侧肋骨!
4.正确的按压姿势
跪于倒地者一侧,双膝分开平病人肩部,膝盖尽量贴近病人身体。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
5.正确的按压深度
根据心肺复苏版最新国际指南:使成人胸骨下陷约5~6cm;使儿童胸骨下陷约5cm;使婴幼儿胸骨下陷约4cm。
6.正确的按压频率
持续不断地按压,每分钟控制在~次。
按压到位后充分放松,确保胸部完全回弹。
往下按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要保持均匀、相等。
如果不得不中断按压,中断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秒钟,最多不允许超过10秒钟。
●●●
第二步:徒手开放气道
在为倒地者做徒手心肺复苏的同时,可采取“压头抬颏”法开放患者的气道,做法如下:
检查并清理口腔如有条件者可使用吸痰器,保持气道畅通。
一手压住患者额部,一手抬起患者颏部,缓缓将病人头往后仰。动作须温柔,防止颈部过度伸展。
病人头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耳廓之间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抬颏时,手不能压迫患者的气道或封闭其口唇。
●●●
第三步: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道畅通后,如果你愿意,那么,在为患者做徒手胸外按压的同时,还可以交替为患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有一个雅称——“生命之Kiss”,但决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亲嘴”。
正确方法如下:
自然吸气,张大嘴包住患者的嘴,同时捏紧患者两侧的鼻孔,用至少1秒钟的时间缓缓地吹气。
吹气时观察患者胸部,只要把患者的胸部吹抬起,就应停止吹气。一定要避免过度吹气,因为过度通气反而有害。
两口气之间要换气1秒钟,即松开病人的鼻孔并离开嘴唇,自然吸一口气以后,再缓慢地吹入第二口气。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8岁以上为30:2(不管单人法还是双人法抢救),即做30次胸外按压,吹2口气。
还有三点特别重要
▼
反复交替做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直至徒手心肺复苏成功或者救护车赶到。
如果你不会做或者不愿意做人工呼吸可以暂时不做,但你不可以什么都不做,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现场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要第一时间把它拿来对患者进行除颤。要记住!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电击除颤是第一选择,如果没有这个设备,只能持续不断徒手心肺复苏。
找AED“救命神器”帮忙!
AED又被称为“傻瓜除颤器”
全程有语音提示操作
简单几步,“傻瓜”都学得会
▽
对于心脏停跳
使用AED配合进行电击除颤
成功率高达90%
AED是什么
AED是英语缩写,中文翻译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全自动、易学易用,可供非专业人士经过训练使用的急救设备。
▲AED国际通用标志
它块头不大,但作用很大,能使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接受体外除颤,实施心肺复苏。
安装在深圳机场航站楼内的AED急救设备。南都记者赵炎雄摄
如果发现有人心脏骤停
要急救使用时怎么才能找到最近的AED?
▼
深圳市急救中心专家介绍,可以使用“AED地图”。打开“腾讯地图”或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10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