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死了赶暑假作业,9岁女孩心脏一天内发
“快开学了,由于身体不好,拉下了暑期作业,日赶夜赶,结果心脏病又犯了,一天心脏早搏飚至3万次,太吓人了!”
暑假赶作业疲劳心跳如脱缰野马家住杭州的小月(化名),今年9岁,两个月前感冒了,发热鼻塞流涕。
小孩子嘛,还是活蹦乱跳,一段时间下来,小月的感冒症状消失了,却患上了“心慌病”,经常感觉心悸难受。
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其患有频发室性早搏。
虽然正常人也会出现早搏的情况,但小月的早搏很少见地24小时竟有3万多次室性早搏,占了总心跳次数的三分之一。
如此频发的早搏可能会对小月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开始,医生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没想到,因为赶作业疲劳等因素,8月下旬,小月心脏野马奔腾般“发疯”再次卷土重来,药物难以控制了。
“我们分析,其感冒时,很可能病毒侵入,在心脏留下个‘疤痕’,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一来效果不理想,二来长期的药物治疗存在很多副作用。”
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利宏主任说,因此建议小月接受射频消融术来根治早搏,且早治愈也不耽误学业。
8月底,小月住进了医院。
“鸡蛋”上动手术高难度精细活“一个人的心脏大约就是自己拳头的大小,而一个9岁大的小女孩心脏也就比大的鸡蛋大不了多少。”
这种高难度的手术让王利宏感到是一场硬仗,也是一种挑战。
两天前,小月被推进了心导管室,家长则在门口焦急的等待。
虽然王利宏做过非常多的室早射频消融,但却也有些压力,“孩子太小,心脏也很小,想在‘鸡蛋’大小的心脏里寻找到产生早搏的病灶,导管操作需极其精细。”
手术开始,王利宏操作导管在小小的心脏里小心翼翼移动,寻找病灶,动作精细到要仔细看才能发现他手部的动作;
一旁配合的助手护士和电生理技师也是凝神静气,不敢发出大的声响,怕影响了王利宏轻柔的操作。
王利宏在介入心脏手术中
让医生护士欣慰的是,术前担心小月会在手术中吵闹(局麻,小患者头脑清醒)增加手术风险则成了多余,她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勇敢和乖巧,始终完美地配合着手术。
最终,王利宏找到了病灶所在,经几分钟的“射击”(放电消融),早搏被成功消除,可以说一枪定乾坤。
今天一早,小月及家人离开了医院,他们一再王利宏等医生护士表示感谢。
“能上学喽!”小月也很开心,终于可以回到同学们中去了。
王利宏在观察小月术后情况
身体严重透支的年轻人心脏易“发疯”王利宏介绍,早搏是过早搏动的简称,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4种,其中以室性最常见。
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等,都是早搏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不少年轻人多有这类不同程度的症状和习惯。而被透支的虚弱机体,一旦遇到病毒侵袭,如病毒性感冒等,就会加速病程发展乃至摧垮身体。
“频发的早搏可致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正常人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各类早搏,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注意休息,学会自我放松,戒烟,戒酒。大多数人都能通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来减少早搏的发生。”
来源:时报记者纪含羽通讯员宋黎胜
编辑:波酱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
青年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d/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