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5个黑暗时刻,寒冬一定要善待你的心
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
因心脏病猝死,
而12月至1月
更是心梗、心绞痛的爆发期。
生活中有一些“黑暗时刻”,
稍不留神,心脏就可能瞬间崩溃。
气温低时
冬季气温低,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会激活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大,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建议
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就上升7%。防寒是预防心血管意外的重要措施。
↘冬天如果能护好头部、颈部、后背、双脚、肚脐、膝关节等部位,整个人就会暖和很多。外出尽量佩戴手套、帽子、围巾等。
↘心脏不好的人不要频繁出入暖气房,尽可能保持身体的恒温,不要忽冷忽热,尤其应避免出汗时受凉。
生气后
对爱生气和已经存在心脏疾病的人来说,发病风险及致死率会更高。
建议
在大冷天生气,心脏会面临“寒冷+生气”的双重考验,管好情绪,对预防心血管事件非常重要。
↘生活中避免过喜、过悲等剧烈的情绪波动。
↘听音乐、读书、修剪花草、冥想等方式,有利于放松紧绷的情绪。
用力排便时
排便用力过大,容易引起腹压升高,血压随之升高,同时心率加快,心肌因此容易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甚至发展为心梗。
有些人大便时还常用力屏气,可导致大血管出现夹层动脉瘤或破裂,同样有生命危险。
建议
如厕、搬东西、回头时,要控制好力度,不可用力过大。
↘有便秘问题的人,可养成每天清晨排便一次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要蹲坐一会儿,以形成条件反射,久了就会产生便意。
↘饮食上,适当增加含粗纤维的粮食、蔬菜、瓜果、豆类等,每天至少饮水毫升。
练过头
心源性猝死是运动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肥厚等,刺激因素还包括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兴奋等。
也就是说,运动性猝死并非平白无故的发生,而是心脏自身的器质性缺陷受到刺激而诱发。
建议
↘定期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
↘运动前充分热身,热身一般占总运动时间的10%~20%。冬天热身时间可适当延长。
↘运动量不宜过大,长跑要循序渐进,初练者一般从~米开始,或持续20~30分钟。
↘运动中及时补充能量,如运动饮料、能量棒。建议每跑5公里喝~毫升水。
喝多后
酒精不仅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等,还可能诱发心梗、脑梗、房颤、心衰、脑血管破裂等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建议
不得不喝时,以下几招可帮你降低酒精伤害:
↘喝酒前先吃点东西垫一下,推荐奶类、豆浆等蛋白质饮料,苹果、南瓜等富含果胶的果蔬;全麦面包、杂粮粥等;
↘选低度酒,小口慢喝,别用饮料兑酒;
↘在喝酒间隙,多喝些温热的白开水;
↘酒后头痛、眩晕时,可以尝试吃些有助解酒的食物,如鸡蛋、芦笋、番茄、香蕉等。
来源于:最紧要健康GRT
编辑:王毅责任编辑:李雨婷
邮箱:njyeah.net联系()“南京卫生”可为您提供在线预约挂号、专家在线咨询、医检报告查询、戒烟控烟等服务。点击大拇指为我们点赞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d/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