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速与室速仅仅一字之差,却完全不是
来源:心电网络之家
CCU一个病人突发阵发性室上速,一个转科到心内科的美小护在我耳边悄悄问了一句,邵老师,室上速和室速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啦,当时只顾处理病情,也没来的及和她细说?今天小编就来简单区别一下。
~~~~~~~~~~~~~~~~~~~~~~~~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简称室上速,广义上是指一组起源于房室交界及其以上传导系统的心动过速,包括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SVT)、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等。狭义上特指PSVT,是一组以突发突止为特征,发作时规则而快速的心律失常,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形态正常、RR间期绝对规则的心动过速,其发生机制为折返。(二)分类根据PSVT发生的电生理机制,可将其分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AVNRT)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reentranttachycardia,AVRT)两大类型,前者包括典型性AVNRT(即慢-快型)和不典型性AVNRT(包括慢-慢型、快-慢型及其他类型),而后者包括顺向型AVRT及逆向型AVRT。(三)流行病学PSVT的发病率约每年0.36‰,可见于多年龄段,多发于女性和老年人。其中AVNRT是最常见的PSVT,占PSVT近2/3,女性患病多于男性。AVRT男性多于女性,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VT)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心肌传导纤维、心室肌的快速性心律失常,Wellens将其定义为:频率超过次/min,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自发性室性电除极活动,包括单形非持续性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如果是心脏电生理检查中心脏电刺激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则必须是持续6个或6个以上的快速性心室搏动(频率次/min)。室性心动过速可以起源于左心室及右心室,持续性发作时的频率常常超过次/min,并可发生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恶化,可能蜕变为室扑,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需要积极治疗。室速如下图:
室上速如下图:
区别如下:
室速
室上速
电生理特征
激动由房室节发出
激动由房室结与窦房结之间发出
心电图
①3个或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
②QRS宽大畸形,时间≧0.12S;
QRS形态可正常或畸形
频率
心室率通常为~次/分
心率通常为-次/分
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最常见,尤其是AMI;
其他:代谢障碍、电解质紊乱、长QT综合征等偶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不同性别与年龄,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①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持续时间30秒,能自行终止):
------通常无症状
②持续性室速(发作持续时间30秒)------可出现气促、少尿、低血压、晕厥、心绞痛等
①心动过速起止突然、持续长短不一
②心悸、晕眩、心绞痛、心衰或休克。取决于心室快慢、持续时间及原有心脏病变程度
危险性
危险性比较大
危险比较小
药物
终止急性发作:
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或普罗帕酮
②洋地黄中毒所致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可用苯妥因钠、利多卡因。
③特发性室速:可选维拉帕米或β阻滞剂静脉注射。
终止急性期发作
①刺激迷走神经: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
②腺苷[1]与钙通道阻滞剂
③洋地黄与β阻滞剂
血流动力学障碍
电除颤
同步直流电复律
注意:
[1]腺苷:本药对窦房结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对房窦综合症窦房结功能不全者及老年人慎用或不用。对本品过敏者、严重慢性气管炎患者、哮喘患者、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使用。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完全不是一回事,以上满满全是“干货“”这样的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很常见。
推荐阅读:
《全身麻醉期间过敏性休克带来的挑战》《围麻醉期全身麻醉突发过敏性休克的危害》《面对苏醒期躁动,如何从容应对?》《围麻醉期突发局部麻醉药急性中毒》《围麻醉期应用丙泊酚突发性幻觉》点击“在看”,看看你的好友都在看什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d/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