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鹅病的传播途径如何治病防病

24小时服务热线

邱斌

鹅传染病的传播,一般都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鹅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一般来说多是病鹅和无临床病症表现的带菌(毒)的“健鹅”,以及一些带菌(毒)的鹅、鸭、鸟、鼠等,易感鹅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免疫力)的鹅群。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排出体外后,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易感鹅群。

养鹅业中鹅传染病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01

鹅蛋传播

某些传染病病原体存在于种鹅的卵巢或输卵管内,在鹅蛋的形成过程中进入鹅蛋内。鹅蛋经泄殖腔排出时,病原体附着在蛋壳上,还有一些鹅蛋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各种用具(产蛋箱、孵化器等)和工作人员的手而带菌带毒。现已知可通过鹅蛋传播的禽病有:鹅白痢、伤寒、小鹅瘟、副黏等。

02

孵化室传播

主要发生在雏鹅开始啄壳至出壳期间,这时的雏鹅开始呼吸,接触周围环境,就会加速附着在蛋壳碎屑和绒毛中的病原体的传播。通过本途径传播的禽病有:禽曲霉菌病、沙门氏菌病等。

03

空气传播

有些病原体存在于家禽的呼吸道中,通过喷嚏或咳嗽排放到空气里,被健康鹅吸入而发生感染。有些病原体随分泌物、排泄物排出,干燥后可形成微小粒子或附着在尘埃上,经空气传播到较远的地方。经这种方式传播的疾病主要有:鹅败血病、鹅传染性呼吸道炎症、鹅浆膜炎、鹅包心包肝、鹅气囊炎、鹅副黏、鹅大头瘟等。

04

饲料和饮水传播

鹅的大多数传染病,是由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健康鹅摄入体内而感染的。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可直接进入饲料和饮水中,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加工、贮存和运输工具、设备、场所及工作人员而间接进入饲料和饮水中。饲料中有些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劣质的鱼粉、添加的食盐及药物是否超量、饲料存放不当、时间过长等因素,则是禽曲霉菌病及中毒病的最常见的原因。

05

粪便传播

病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病鹅的粪便、分泌物和排泄物在鹅舍易传播疾病。如鹅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如果不及时清除粪便,不但本群鹅的健康难以保证,而且还会殃及相邻的鹅群。

06

设备用具传播

养鹅场的一些设备和用具,尤其是数个鹅群混用、场内场外共用的设备和用具(饲料箱、蛋箱、装禽箱、运输车等),常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特别是工作繁忙时,往往放松了清洁消毒工作,容易造成疾病传播。经设备和用具传播的疾病主要有:鹅浆膜炎、禽霍乱、鹅传染性呼吸道炎症等。

07

混群传播

成年鹅中,有的经过自然感染或人工接种而对某些传染病获得了一定免疫力,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它们仍然是带菌、带病毒或带虫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假如把后备鹅群或新购入的鹅群与成年鹅群混合饲养,往往会造成许多传染病的混感及暴发流行。由健康带菌、带病毒或带虫的家禽而传播的疾病主要有:鹅白痢、沙门氏菌病、禽流感、禽霍乱、鹅传染性鼻窦炎等。

08

其他动物和人传播

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和昆虫,都是鹅传染病活的媒介物和中间宿主,它们既可以起到机械的传播作用,又可以让一些病原体在自身体内寄生繁殖而发挥其传染源的作用。人常常在疾病传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常接触鹅群的人所穿衣服、鞋袜以及体表和手如被病原体污染,就会把病菌(毒)带进健康鹅舍,引起疾病暴发。

案例

养殖情况

河南开封王老板养殖的只肉鹅,鹅在18日龄出现腿软瘫痪,拉黄白稀粪,共济失调,蹲伏,头脚往,且死亡后头脚往后伸,呈角弓反张。把手里的氟苯尼考+黄芪多糖饮水,投上死亡基本控制,停药后过两天,突然死亡加重,在投药效果不明显。

王老板找当地的兽医给看过后,当地兽医诊断是感冒发烧引起的浆膜炎,给他留下的感冒退烧和大肠杆菌的药,投上几天效果还是不明显,一次偶然机会在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5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