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吧,结构师的心脏前辈不外传的结构优
一、桩基设计优化总结
一、通过试桩方式确定桩基承载力时,根据抗压桩的Q~S曲线进行分析确定时,要考虑液化土层对承载力影响,在地震作用下,液化土层对桩体的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因此要结合地质勘查报告的剖面对每个勘探孔进行核算,确定液化层对承载力影响值,然后将Q~S曲线得出的承载力减去影响值,才可以作为桩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穿过液化土层部分,桩身全长配筋,穿过液化土层后,钢筋量可以适当减少。
二、桩顶下5D内配置螺旋式箍筋,间距为mm,桩身受压强度验算考虑纵向钢筋的作用。另外一处写到:本工程设计考虑配筋率0.55%桩身受压承载力提高10%,实际设计中考虑提高3.5%,作为安全储备。
三、桩身箍筋配置方式是8
/。抗压桩和抗拔桩均采用这类方案。四、介绍两种桩型,相同直径下,一种是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是kn,一种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也是kn,前者造价是元,后者造价是10元。
五、减少桩基数量的优势有很多种。
六、桩基方案选择主要是进行桩基承载力效率对比。
七、桩基密集时,桩的相互影响导致支撑刚度降低,桩的总承载力适当超出荷载值是适当的。
二、还是桩基设计优化总结,关于PHC管桩抗拔设计,年上海地区PHC桩使用量超过万米,貌似上海倒下的那个楼用的就是这种桩型。
八、后压浆液水灰比。地下水位以上宜采用0.8,地下水位以下宜采用0.5,终止注浆压力宜为2~3MPa。注浆量G=and+a1nd,其中d为桩径,n为侧注浆断面,an取1.5~1.8,a1取0.5~0.7。
九、PHC桩相比预制方桩和钻孔灌注桩,无需考虑因严格的裂缝控制而增加配筋来增加桩身抗拉能力。
十、PHC管桩需要由型号、直径、壁厚、桩长四个参数确定,一般有四个型号,分别为A/AB/B/C型,其有效预应力和配置的预应力钢筋都是逐步增加的,造价相应增加。
十一、PHC管直径从~0,壁厚从70~。对于摩擦桩而言,直径越小,壁厚越薄,性价比越高,其中性价比可以用单方混凝土提供的承载力衡量。摩擦桩的承载力与周长成正比,混凝土量与面积成正比。
十二、管桩的桩尖有很多种形式,不同地质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桩尖,常见的有十字型桩尖、圆锥型桩尖、开口型桩尖。压桩出现断桩问题,主要是桩尖滑移变形过大造成。
十三、PHC桩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接桩时,管桩接头处焊缝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
十四、桩基优化可以邀请岩土勘察公司做咨询工作。
十五、桩本身的设计参数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十六、沉桩的挤土效应及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不可忽视。
三、井字梁楼盖与单向板楼盖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关于这两类楼盖的比较,我大概在工作五六年的时候进行过思考,结构工程师很容易掉进技术范凑里,而忽略经济性的思考,这是设计思考习惯的两个延展方面。
一、井字梁楼盖有很多优点,如楼盖刚度大、受力传力均匀,梁板受力合理,梁下整齐美观。
二、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方形柱网的两种楼盖的主体结构形式、混凝土消耗量基本相同,楼板钢筋耗量相同,而梁的耗钢量相差很大,以原文设计条件相比,井字梁结构单位平方米钢筋用量多10kg。另外模板工程量多于单向板楼盖,导致施工成本增加,施工周期延长。
三、两个方案单方数据如下:
井字梁楼盖
板13.01+梁46.37+柱4.36=63.74kg
单向梁楼盖
板13.62+梁36.44+柱5.12=55.18kg
四、另一个工程钢筋指标有了变化:
井字梁楼盖
板14.33+梁43.14+柱4.53=62.00kg
单向梁楼盖
板7.69+梁33.72+柱4.53=45.94kg
五、貌似单向板图面清晰些。
四、地下车库结构优化设计
关于这方面,书里有几篇文章都在谈,
总体思路是压缩地下室层高,但是很少谈为什么要压缩层高,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跟高层一样,越高造价越高,挖土钻孔也是如此。
一、根据建筑平面方案布置情况,结合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等各专业的设计要求,将所有设备房间布置在地下室建筑平面的左上角。
二、机械车库楼层的下移引起底板恒荷载的增加,对底板抗浮验算有利。
三、车库部分柱网为6.2X9.0米,楼层层高为3.1米,层高组成如下:
层高3.1米,建筑面层0.1米,建筑净高2.1米,设备管线0.4米,结构高度0.5米。
四、为选择合理的楼面结构形式,设计前对三种不同的楼面形式通过有限元分析进行配筋比较。
五、第三个方案落选的原因没有交代。
五、楼盖结构方案选择
都是大跨度楼盖方案,跨度均超过12米,
其实仔细琢磨,楼盖钢筋用量是比较多,不过很多时候设计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