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跳30分钟医院这一幕
★3岁男童心脏停跳30分钟★
锯断胸骨,是何等的痛苦?
胸前开刀约15厘米,
又是怎样的切肤之痛?
而这些都将是
年仅3岁半的浩浩要遭受的!
3岁,很多孩子都享受着幼儿园里的欢声笑语,而他却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无缘这份快乐。父亲带着仅存的希望,几经辗转,医院院长助理、心外科主任赵璧君教授,浩浩的命运也自此被“改写”!
无需锯断胸骨,
刀口从胸前改到腋下,
且仅有约5.5厘米……
在体外循环的支撑下,
心脏停跳30分钟,
赵教授手术台前的细细缝补,
让男童重获“心”生。
1
5个月被诊断出先心病,3年梦魇纠缠一家人
“浩浩5个月时偶然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这个消息对于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提起这几年的求医艰辛,一向坚强的父亲眼含泪水说,“这些年辗转青岛、济南多地,凡是我们医院我们都去了。”
浩浩的父亲曾心存侥幸,认为心脏上直径8毫米的缺损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闭合,但是3年了,这位父亲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外院建议从胸前锯开胸骨进行手术,刀口足足有15厘米那么长,他才只有3岁,我真的不想他遭受那么大的痛苦!”浩浩父亲说,“一位朋友医院试试。”
来这之前,浩浩父亲从网上搜医院的资料,“心内科是葛均波院士团队,医院来的大专家。”浩浩父亲直接找到赵璧君教授,在得知赵教授最擅长做“小切口”手术后,他第二天便带着浩浩入住院。
男童心脏停跳30分钟,教授妙手“补心”
“手术需要在孩子右侧腋下第四根肋间切口,随即拨开肺脏后进行心脏手术。”赵璧君教授介绍说,与传统的正中开胸手术对比,腋下小切口虽然伤口隐蔽性强,但操作难度大。
无影灯下,医生们在争分夺秒,三岁男童的生命体征完全依靠体外循环支撑,台上的每个人都紧锁眉头。“用器械夹着针线,在直径约5.5厘米、深约15厘米的底端完成8毫米补片的缝合,这是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手术室一位医生说,要在稚嫩的心肌上细细缝合上10多针,这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一不小心就可能伤害到血运丰富的心脏!
“这台手术非常漂亮,术后患儿伤口几乎无出血,这表示术中对患儿的创伤小。”麻醉主任张涛元说道,这足见赵教授的高超医术。
“其实,主刀医生只是手术成功的一个要素,病人康复需要整个团队配合。”赵璧君教授谦虚的说道,一台手术从门诊的超声诊断、术前麻醉、术中体外循环、术后监护工作、再到手术室全程的配合,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这次手术整个团队均来自全国专业排名前五的第四医院(医院),现均入医院。
“孩子生病是不幸的,幸运的是遇到赵教授”
“生病是不幸的,但孩子遇到医术高超的赵教授是人生的幸事,医院了解到家庭困难后,热心帮我们联系日照市慈善总会心脏病爱心救助专项基金为我们资助手术费用,减轻生活负担。”父亲眼圈红红地说道,这里的每一位医护们都拿真心对待我们,处处为我们着想,还为我们提供免费的就餐,医院尽最大能力的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真的让我们很感动。
看着很快康复的孩子,浩浩父亲说,孩子很快就可以去上幼儿园了,感谢葛均波院士医院,给老百姓造福。
葛均波院长曾说过:
如果我是患者,
我希望刀口开的小一点,
缝合得再美观一点……
手术中的赵璧君教授
在面对3岁的小生命时,
他用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
他说,
“缝合的好看一点,
疤痕可能就不会那么明显”
此时,
丝丝线线缝入的是,
“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同时,
也缝补完整了3岁孩童的人生!
医院是按照JCI国际标准和国内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青岛大学第十二临床医学院、医院的医疗技术协作中心。医院是医保定点单位,执行《日照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收费标准。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医院院长、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担任院长。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6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