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的运动疗法,了解一下

运动疗法有什么效果?

增强体力

和心肺功能

改善动脉硬化

的危险因素

缓解压力

改善生活质量

(QOL)

减少住院率

和心源性死亡

→提高副交感神经活性(进入放松状态),调整及改善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QOL)→坚持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和肌肉功能,增强体力。→可以减少因心脏病引起的住院次数,也可以抑制心源性死亡。→改善高血压、高血糖、脂质代谢异常、肥胖等危险因素。

怎样运动才是正确的?

运动多长时间比较好?

每天短时间

仅休息日

长时间

每周至少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训练每周2-3次的抗阻训练1天:30-60分钟(可以中间拆分)→如果每次运动不能保证较长时间,也可以进行多次相对短时间的零散运动。有研究证实,30分钟的连续运动和3次10分钟的分次运动,其效果相同。→1次运动的效果会因运动时间、方式、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1次运动的效果一般可以持续12-72小时。获得持续性的运动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只在休息日进行长时间的运动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缺乏运动和运动能力低下的人,很短时间的运动可能也会获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可以先从少量(每周60分钟左右)的运动开始,习惯了以后再逐渐增加时间。适宜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以感到

“稍微有些累”的程度为宜

→Borg指数,是指将患者自我感觉分为6-20级来评价的主观运动强度。Borg指数在11(轻松)-13(稍累)之间是适宜的运动强度。→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并不是运动强度越大效果越好。强度过大,会使肌肉中的疲劳物质(乳酸)释放到血液中,增加心脏负荷,不仅降低运动效果,而且容易受伤,非常危险。→适宜的运动强度,是指在运动中没有呼吸不畅,可以有少许的出汗,能和周围的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的运动强度。如果出现呼吸急促或说话断断续续的情况,表明运动强度过大。正确的步行姿势正确的步行姿势不良姿势→运动疗法的基本项目就是“步行”。掌握正确的步行姿势可以产生更好的运动效果。步行时要做到:挺直后背,肩膀放松,大幅度摆臂;要让脚后跟先着地,然后整个脚掌着地;用大腿根与胯部完成步行动作,步幅尽可能大。→运动强度以使身体轻微出汗的程度为宜。运动时间可以从10分钟左右开始,逐渐延长时间。→要选择易于行走的鞋子和衣服。为了预防受伤及意外事故,在做步行运动前后不要忘记做一些热身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可以佩戴计步器,以便记录行走步数和消耗热量,并将其写在运动日志里。来源:北京首习综合门诊心脏康复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7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