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肿瘤,竟会死于心脏病葛均波院士巧用
长生果健康:
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病。
这听起来好像有悖于日常认知。不过,12月14日,医院葛均医院“科技会客厅”,面向公众进行了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分享。
活动包括“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的发布启动仪式,“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及其应用”专利转化的签约仪式,并播放了我国第一部肿瘤心脏病学科普书《说句心里话2》的宣传视频。
▲小程序启动仪式现场,右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
长生果小编在聆听之后认为,这将给许多肿瘤患者、甚至一些医务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试用版)”介绍视频
得了肿瘤为什么会死于心脏病?
我国癌症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三,平均每分钟就有7.5个人确诊为癌症。
而心血管病的危害更加不容易小觑,我国现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可谓“每家都有心脏病”。
在我们的印象里,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是两种毫不相关的病变。
然而,实际上,它们“狼狈为奸”,很多人因为心脏原因而对肿瘤束手无策,甚至只能眼睁睁地任由病变肆虐。
肿瘤患者之所以诱发心脏疾病,首先是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治疗肿瘤的药物和射线,难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各种肿瘤治疗药物和放疗的射线会对心血管造成毒性。
而心肌细胞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绝大部分细胞不太一样,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
举个例子,我们的皮肤细胞,坏死了之后能够再生,重新长出新的细胞。但是,心肌细胞却不行,基本不具备再生的能力。
也就是说,人体心脏的细胞几乎是恒定的,心肌细胞坏死之后只能形成疤痕,而疤痕就丧失了收缩和舒张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心肌梗死是非常凶险的危急重症,因为没心肌细胞有储备和代偿。
比如乳腺癌等患者普遍应用的蒽环类化疗药物,既往会让57%的人会出现心功能损害;这种药物导致的心肌损害无法逆转,最终导致心血管相关疾病死亡率增加8倍。
一项美国的大样本临床随访研究对乳腺癌患者最后的死亡原因分析显示,这些病人最后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甚至多于死于肿瘤本身。
所以,有人感叹道“生了肿瘤,死于心脏”!这些病人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肿瘤治疗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
▲活动现场,与会专家接受媒体访谈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原本就有心脏病的人发现恶性肿瘤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比如已有冠心病、体检又发现得了胃癌的病人,他们在治疗的时候难度大大增加。
放支架后,需要使用拮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但如果发现恶性肿瘤需要手术治疗,就要停服拮抗血小板的药物。
而停服心脏药,心肌缺血甚至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又会增加。这种情况,该如何权衡和考量?
“肿瘤心脏病学”应运而生
基于此,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应运而生。
年4月,医院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给合并罹患肿瘤和心血管病的患者,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肿瘤心脏病学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