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心脏介入影医院成立

年5月25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共同筹建,波士顿科学支持的全球心脏介入影像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该中心在5G网络等新基建加快布局的新常态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采用系统标准化的培训课程,满足心脏介入影像学临床需求的快速发展,从而惠及更多心血管介入医生和广大患者。中医院副院长杨伟宪教授介绍,近些年全球心脏介入影像学快速发展,《血管内超声中国专家共识》和《欧洲腔内影像专家共识》等相关指导性文件指出,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等影像学技术指导下的冠脉介入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严重不良事件。比如,欧美指南IVUS指导下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应用的推荐等级为IIa,即为“金标准”。在日本,冠脉介入治疗中采用术中影像学指导的比例高达90%;即使在美国,这一比例也达到了15%。而在中国,仅有8%的冠脉介入治疗采用了术中影像学指导。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郑哲教授指出,医院作为一家中国最大的心血管病中心,汇集了国内外专家资源,在国内冠脉介入诊疗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利用5G网络时代影像的高速传输的优势,医院、医联体进行高效联动,更能辐射“一带一路”国家,从而更好地提升中国乃至全球心脏介入诊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党委书记郑哲教授和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女士为全球心脏介入影像培训中心成立揭牌中医院导管室主任徐波教授介绍,之前他发起的中国血管内影像技术俱乐部(ChinaIntervascular-ImagingTechnologyClub,CIT-CLUB)从成立以来,共举办了17次系统化的培训课程,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及杭州等,惠及多位学员,在普及和规范应用血管内影像上做出积极贡献,为全球心脏介入影像培训中心打下坚实基础。该中心今年下半年将举办线上影像培训班、线下CIT-CLUB培训班、影像及功能学病例庖丁解牛(14进8)及读图大赛等学术活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医院介入血管治疗中心主任、TCT创始人和主席MartinB.Leon教授在美国实时连线,见证了中心的成立仪式。他介绍,虽然美国总体冠脉介入影像学检查使用率较低,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75%的患者使用介入影像学检查。他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创意项目。年轻医生应该知道,应用介入影像学检查为诊疗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将其整合入工作流程中,不但不会增加费用,还会增加医生对介入治疗的信心,提升治疗效率。爱尔兰国立大学高威分校、贝兰转化医学与医学研究所主任、PCR主席WilliamWijns教授在视频中也指出,在新冠病毒疫情的背景下,线下会议形式受限,而采用5G技术,网络培训将惠及更多医生,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值得称道。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乔树宾教授指出,介入影像学检查技术培训工作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医院。在‘大病不出县’的国家政策背景下,全球心脏介入影像培训中心必将能够使先进的影像学理念带给广大介入术者,实现精准化治疗,让病人受益。波士顿科学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张珺表示,近年来,国内冠脉手术在精准化诊疗目标的推行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67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