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嘘上海地铁站一年轻男子突然倒地心跳全
前日上午9点多早高峰,
地铁11号徐家汇站内一名年轻男子突发疾病昏死过去,
心跳呼吸全无。
轨交站工作人员迅速展开抢救,
并通过广播寻找医护工作者帮忙,
2名热心市民挺身而出实施抢救。
然而男子最终还是不幸去世……
究竟怎么回事?
地铁工作人员发现一名男子突然毫无征兆地直挺挺倒在了现场,
工作人员发现异常迅速跑上前去并展开抢救。
事发后站内迅速展开抢救,拨打了,
在等候的同时通过广播寻找具有医疗急救能力的乘客。
医院女护士潘玲玲自告奋勇上前帮忙做心肺复苏,
另一名具备相关急救证的男子张翔也施以援手,
对这名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的男子做心胸按压。
赶赴现场后迅速展开电击除颤,
而两位热心人还是不断在做心肺复苏。
医院抢救,
医院时已经没有自主呼吸了,
医护人员全力抢救,
下午3点多不幸宣告死亡。
猝死,
似乎成为了当代人的“C位”词汇
这些年,
关于中青年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
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
也在反思,
为何都市白领猝死高发?
↓↓
一、猝死这个词,你必须懂
1.我国每年有50万人因心脏原因猝死,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
2.猝死越来越容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3.疲劳过度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人体表现为身体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二、容易猝死人群
1.抑郁:抑郁焦虑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塞的一个独立威胁因素。心血管病伴随着焦虑抑郁,成为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2.打呼噜:打鼾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3.过度劳累:疲劳过度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4.熬夜:长期熬夜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获得及时急救,易发生猝死。另外,长期熬夜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5.生活压力大:压力太大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并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
6.肥胖:心血管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7.久坐电脑前:长期上网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粘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8.抽烟喝酒: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时常人的3倍。究竟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
三、12个症状、4个体征自查
12个症状:①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
②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
③失眠症状普遍存在,或经常多梦和早醒;
④头胀、头昏或头痛;
⑤食欲不振;
⑥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痛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
⑦心情抑郁、焦虑、紧张、恐惧;
⑧兴趣减退或丧失;
⑨性功能减退;
⑩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
?低热;
?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4个体征:①低热,口腔温度小于38℃,肛门温度小于38.6℃;
②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③可摸到小于2厘米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或有压痛感;
④未发现其他引起疲劳的疾病体征。
判断标准:
若同时具有2项主要标准、6项症状标准和2项体征标准,或累计具有8项以上单纯的症状标准,即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一定风险!
四、预防猝死,从生活中点滴开始
猝死看似不可预防,但从生活习惯、情绪方面作调整,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就有可能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
1.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2.清淡、低脂饮食。
3.戒烟、戒酒。
4.适量运动,改善身体健康,培养心肺功能。
5.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以及避免焦虑抑郁的出现。
6.注意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当压力来临可以通过兴趣爱好把它抵消。
其实,
道理大家都懂,
特别好讲也听得明白,
但是却不是人人都能提高警惕,
别等到躺在病床上才开始后悔,
大家珍爱自己这脆弱的身体吧,
共勉!
往期回顾
这些老上海的记忆,随着这些地方消失而渐渐消散
冰箱千万别冷冻这些东西!上海一小男孩被炸伤脸缝38针,还有人手指被炸骨折
魔都本超BANG的15个活动!创意乐高展、天真蓝夏日限定照等你pick
上海期望月薪均值元!月入刚过是怎样一种体验?
想看更多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