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心病rdquo与心脏病

“心病”与心脏病的关系

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枢,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器官。一旦心脏完全停跳超过5分钟,患者必死无疑。从数量上讲,肺脏、肾脏等器官有两个,而心脏仅有一个;从可替代性上讲,胆囊可以切除、脾脏可以摘除,心脏是绝对不能缺少的。由此可见心脏,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因此在各种人类文明中,心脏往往是生命的象征,长期以来,人们以心脏是否跳动作为判断患者是否死亡的标准。在常人眼里,心脏是重要的、神圣的。心脏如此重要,一旦心脏有病,那还了得?他们往往最担心自己心脏有病,所以“心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

心脏病是怎么回事?

心脏病是指心脏发生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变,其病因多样,不一定是由心脏本身引起。要么是心脏本身出现问题,如心脏瓣膜病,要么是支配心脏的神经、血管等组织出现问题,也可能全身其他系统或脏器有病,累及心脏,如甲亢性心脏病。又如负责心脏供血的血管一旦发生堵塞,堵塞轻的表现为心绞痛,堵塞重的是由于长期得不到供养而坏死,从而出现临床上的心肌梗死。在此必须强调,一般来讲,能称为心脏病的,必定是心脏的供血功能受到影响或是不纠正有影响心脏供血功能的潜在危险。然而那些不能影响或威胁心脏供血功能的表现,则不能称为“心脏病”。

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是躯体供血不足导致的活动耐力下降,如正常小伙上四、五层楼没有问题,不会出现长时间地喘不过气。同年龄段的心脏病患者则不然,往往他们上二、三层楼就会出现不适,气喘吁吁,甚至根本不能上楼。又如劳力型心绞痛患者,一旦运动量过大,导致心脏所需要的血液供应增加,而狭窄的动脉不能保证血液供给的增加,心肌即出现缺血而发生心绞痛,迫使患者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另外,由于心力衰竭,体内过多的水排不出去,在体内潴留,患者可能出现一些相关的症状,如腿肿、肝脏肿大,甚至腹水。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症状,如头晕、心慌等。而一些心脏的表现,如单纯的早搏,若不影响患者的供血功能,不能称之为“心脏病”。

心脏病可以导致“心病”

“心病”和心脏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心脏病是可以引起“心病”,即心血管疾病可以引起或加重抑郁。芬兰一项由例患者参加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其抑郁情绪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45%,冠心病患者中的40%,高血压患者中的20%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另一国外文献报道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5%左右,其中轻度抑郁为30%,重度抑郁为15%-30%。国内白医院对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情绪障碍调查,显示8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以上这些数据均提示心脏病是可以引起“心病”的。

为什么心脏病可以导致“心病’呢?

以慢性心力衰竭为例:

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由于不同的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不能满足身体供血的需要,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共同归属。随着心脏病发病率的日趋升高,心力衰竭患者也越来越多。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活动后呼吸困难。随着心力衰竭的发展,活动稍强一点就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因此工作和生活大受影响。临床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许多事业小有成就的中年男性,原来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突发心肌梗死,由于种种原因就医不及时,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心肌大面积坏死,心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劳动力严重下降,原先的工作不能胜任,单位往往照顾他们,让他们退居二线,干一份力所能及的“闲差”,当然收入较原先是不可同日而语。此时若他们调整不好心态,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认为自己现在成了“废人”,往往就表现出很明显的抑郁症的临床症状。

总而言之,心脏病往往会导致患者的活动能力或潜力的下降,此时患者若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就极易被“心病”所困扰。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得心脏病后,疾病本身可能对患者影响并不大,但由于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过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8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