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艾灸下

足太阴脾经功效:巳时(9点-11点)脾经气血最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化湿。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用经络健脾法可以迅速增强人体气血,把新鲜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血液保持快速周流的状态,没有淤血身体就不会得病。中医里讲,任何疾病,都是体内有淤血的情况下生成的,而脾具备了生成气血和运输气血两大功能。脾养好了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会很快痊愈。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的运化能力弱就会四肢冰凉、头晕、脚寒、手麻)。

●太阴脾经五行输穴:

①隐白:井木穴,在足大趾末端节内侧趾甲角旁0.1寸处。治疗肺气不足,月经不调,痛经,月经淋漓不尽,月经提前,一个月来两次月经。治疗月经过长、月经量

过多,崩漏,吐血,便血,对各种出血症有很好的止血疗效,艾灸此穴效果最好。再配合口服3g云南白药粉。

另外一个功效是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

②大都:荥火穴,在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前下的肉际凹陷处。

A.人体自生的补钙大穴,对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腰酸腿痛等效果极好。

B.治疗颈椎病。

C.治疗嘴唇干燥、容易脱皮,润唇膏也不管用,这是心脾火郁造成,大都可泻心脾之火。

③太白:输土穴,在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A.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B.脾虚的症状:睡觉流口水(脾虚不能摄浸);舌头两边有齿痕;吃饭后腹胀,消化不良;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气血上不到头晕等,这些症状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太白治疗这些症状。

C.治疗嘴唇发白,没有血色,看起来没有生气,贫血,血小板低下,脾肥大,伤口不易愈合、疤痕体质。

D.调节血糖,治疗糖尿病。

E.再配合五行益寿养心粥。

④商丘:经金穴,在足内髁前下方凹陷处,舟骨结节与内髁尖连线的中点处。

A,此穴正好对应足底反射区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治疗各种炎症。因为脾是管运血的,能把新鲜的血液运到病灶,脏东西被清除,炎症自然消除,所以治疗下身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B,因为脾是管运血的,所以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都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所以商丘与其他脾经穴位要配合使用效果快而准。

C,治疗皮肤和肌肉松弛,缺乏弹性,皱纹增多,肥胖、尤其是腹部和大腿部肥胖患者。

D,灸大都、商丘:治疗腿抽筋,抽筋原因是脾经堵塞

⑤阴陵泉:合水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也就是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lv)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此处就是)。

A.祛湿要穴,人体的湿邪,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和各种炎症,如皮炎、阴道炎、子宫糜烂、附件炎、宫颈炎等、盆腔炎等,皮疹、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尖锐湿疣、扁平疣、寻常疣、脚气、阴囊湿疹、瘙痒,风湿等。

B.脾是生痰之源,管湿气的,如果湿气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引发各种心脑血管、三高症、糖尿病、哮喘等病。

C.痰饮还会使腹部和大腿堆积赘肉,造成身体不匀称。

D.治疗白带多而清,夜尿频繁,性欲冷淡,眼袋肿大,脸色发暗,没有光泽,全身水肿,虚胖。

足阳明胃经功效:辰时(7点-9点)胃经气血最旺,有利于消化。

胃主消化,胃为后天之本。《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试焦,发始堕。”(阳明脉指胃经)。意思是说,女人从35岁开始,胃经就开始老了,经脉里的气血就一天天虚弱了,身体缺少气血滋润,女人就会面色憔悴,皱纹一天比一天多,头发一天比一天稀。人的衰老是先从胃经开始的。胃经很长,从头部四白穴到胸、腹、大腿、膝盖、小腿、直达双脚的历兑穴。

①美容方面:气色差,面色灰暗、无光泽、不润,皮肤松弛,痘,气血上不来,面色苍白,主要调节胃经。

②小贴士:美容捷径,敲打面部、脖子、胸前,腿正面外侧及小腿胫股外侧的整个胃经。对面部色斑、气色、痘、红有很好的改善。

●足阳明胃经五行输穴:从下眼袋处开始到双脚趾头外侧。人老胃先老,此五穴是治、防、减缓衰老要穴。

①历兑:井金穴,在足第二趾末端外侧,距趾甲0.1寸。

A.“历”:是噩梦的意思,“兑”是八卦中的一个卦,代表沼泽,历兑是掉进了噩梦的沼泽中。治疗噩梦,神经错乱、静心安神。

B.治疗失眠,脸浮肿,眼袋浮肿,面无血色。

②内庭:荥火穴,在足背,第2、第3趾间缝纹端赤白肉际处。

A.祛胃火,相当于牛黄解毒丸和生石膏。

B.操心、生闷气、脸上或头长痘、便秘、口臭,牙痛。

③陷谷:输木穴,在足背第2、第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在第二和第三趾间缝往脚背向上走5厘米处)。

A.治疗先天乳房小,丰胸要穴。

B.治疗鼻炎的要穴,能够直通鼻窍,当鼻子不通时,艾灸陷谷很快就会通。

C.“陷”是下垂的意思。治疗胃下垂效果好,能够帮助提升人体阳气。

D.治疗头痛,尤其对太阳穴痛疗效非常明显。

④解溪:经火穴,在脚腕上,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

A.“溪”是溪流之意,人体里的溪流就是血流。“解溪”就是把腿上的血解运到脚上去,打开一个通道。

B.是一个让人全身放松的要穴。

C.治疗脑供血不足的要穴。凡是气血下不到脚上去,也就上不到脑上去,因为人体的大循环所需要气血是先下到脚上,然后才能循环到脑部,如此反复循环。表现症状:脑袋胀,脚上无力,就是脑供血不足,浊气上到脑部,而血没有循环到脑部。所以,改善脑供血不足首先要改善脚部供血。解溪就可以改善此状况。

D.治疗用脑过度,饮食没有规律,同时大量脱发,额头生皱纹,月经变得不规律,月经时小腹发胀。

⑤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中指)。大补穴,治疗脱发、长皱纹、色斑、痘痘、丰胸减肥、保养子宫和卵巢、延缓衰老。是胃经合土穴,人体第一治病、保健大穴,多气多血的穴位,补充全身的正气、阳气,健脾胃、行气血的作用;《神灸经纶》中讲:常做三里灸,面似桃花身如柳。

手太阴肺经功能:寅(3点-5点)肺经气血旺,利于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一天。

肺的功能主要是排除体内浊气,负责将呼入的空气,以及食物通过脾转化而成的精微之气分配给全身各个器官。有了气的推动,血液才能顺畅循环,气血足,面色红润可人,年轻又有活力。同时它每天清理全身脏腑排出的脏气,随着呼吸和流汗,把体内的垃圾(毒)排得干干净净,让体内不生尘埃。

肺的养护——做水嫩女人,肺功能好,肌肤纹理细腻,没有毛孔,富有水润感,涂抹护肤品容易吸收,反应灵敏,行为果断,做事有魄力,在事业上能比别

人取得更大成就。

肺功能出问题,气就会不足,血液循环不畅,血液不能营养全身,身体的毒素排不干净,从而皮肤粗糙、干燥(用任何化妆品还是感觉干)、瘙痒、过敏、毛孔粗大、失眠、反应速度下降、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等。另外,肺气弱了,推动血液慢了,心脏的血液供应就不足,让人胸闷,咳嗽,鼻子不通,甚至哮喘。月经量大,容易贫血,子宫容易前倾或后屈,受孕困难。稍微运动就大喘气。气虚的人都是虚寒体质。

打通经络的主要目的是排除浊气。肺经打开就会打嗝,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手太阴肺经五行输穴:

①少商:井木穴,在手大拇指末端桡侧(手心向下靠内侧),距指甲角下缘0.1寸。“商”是五音之一,属金,这里指肺。治疗嗓子痛效果最佳,尤其是对急性咽喉肿痛有特效,嗓子突然发不出声音,说不了话,此穴针刺放血3-5滴,当时就好。

②鱼际:荥火穴,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A.退热的要穴。治疗心中烦热、失眠、睡不着觉、夜间咳嗽(夜里咳嗽,尤其是夜里两、三点钟咳嗽、睡不着、通畅是肝火引起的,用肺元素艾灸鱼际穴就可治愈)。

B.抗皱、抗衰老、使肌肤水嫩。

③太渊:输土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A.补气大穴。治疗气不足、气虚。(什么人需要补气?喘气费劲、爬山或上楼梯就一头大汗或气接不上来、大便无力或没劲或使不上劲,这样的人就要补气。)

B.是脉之会穴,八会穴之一,总管人体各种血管脉络。治疗心脏调动异常、早搏、房颤跟心血管有关的病症;静脉曲张、脉管炎等跟血管,脉络有关的病症。

C.做事犹豫不决,没有魄力,在重大决策时缺乏果断性,肺气虚的原因。此穴补肺气,使人变得果断,雷厉风行。

④经渠:经金穴,太渊上一横指。

A.经”是经络,“渠”是水渠。经渠就是经络到此就水到渠成。

B.调气要穴,治疗气不顺,气接不上来,不够用。

C.治疗体质差,经常感冒咳嗽,止咳神穴。

⑤尺泽:合水穴,微屈肘,在肘横纹中点处,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A.金能生水,肺气足了可以补肾。尺泽能把肺经多余的能量补到肾经上,泻肺补肾,最好的补肾穴。这里的“泻”是能量的一种转化,把肺经多余的能量转换到肾经,因为上焦的能量过多、产生淤积,造成上焦火气太大,容易上火,总想吃些寒凉和去火的东西,而同时两脚却冰凉。这是火气都到上面了,没有留些到下面来,人就会上热下凉,上实下虚之症。

B.是金中的水穴,降逆气作用,治疗高血压,哮喘,治疗皮肤敏感,经常得皮炎湿疹。

胃主消化,胃为后天之本。《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试焦,发始堕。”(阳明脉指胃经)。意思是说,女人从35岁开始,胃经就开始老了,经脉里的气血就一天天虚弱了,身体缺少气血滋润,女人就会面色憔悴,皱纹一天比一天多,头发一天比一天稀。人的衰老是先从胃经开始的。胃经很长,从头部四白穴到胸、腹、大腿、膝盖、小腿、直达双脚的历兑穴。

①美容方面:气色差,面色灰暗、无光泽、不润,皮肤松弛,痘,气血上不来,面色苍白,主要调节胃经。

②小贴士:美容捷径,敲打面部、脖子、胸前,腿正面外侧及小腿胫股外侧的整个胃经。对面部色斑、气色、痘、红有很好的改善。

●足阳明胃经五行输穴:从下眼袋处开始到双脚趾头外侧。人老胃先老,此五穴是治、防、减缓衰老要穴。

①历兑:井金穴,在足第二趾末端外侧,距趾甲0.1寸。

A.“历”:是噩梦的意思,“兑”是八卦中的一个卦,代表沼泽,历兑是掉进了噩梦的沼泽中。治疗噩梦,神经错乱、静心安神。

B.治疗失眠,脸浮肿,眼袋浮肿,面无血色。

②内庭:荥火穴,在足背,第2、第3趾间缝纹端赤白肉际处。

A.祛胃火,相当于牛黄解毒丸和生石膏。

B.操心、生闷气、脸上或头长痘、便秘、口臭,牙痛。

③陷谷:输木穴,在足背第2、第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在第二和第三趾间缝往脚背向上走5厘米处)。

A.治疗先天乳房小,丰胸要穴。

B.治疗鼻炎的要穴,能够直通鼻窍,当鼻子不通时,艾灸陷谷很快就会通。

C.“陷”是下垂的意思。治疗胃下垂效果好,能够帮助提升人体阳气。

D.治疗头痛,尤其对太阳穴痛疗效非常明显。

④解溪:经火穴,在脚腕上,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

A.“溪”是溪流之意,人体里的溪流就是血流。“解溪”就是把腿上的血解运到脚上去,打开一个通道。

B.是一个让人全身放松的要穴。

C.治疗脑供血不足的要穴。凡是气血下不到脚上去,也就上不到脑上去,因为人体的大循环所需要气血是先下到脚上,然后才能循环到脑部,如此反复循环。表现症状:脑袋胀,脚上无力,就是脑供血不足,浊气上到脑部,而血没有循环到脑部。所以,改善脑供血不足首先要改善脚部供血。解溪就可以改善此状况。

D.治疗用脑过度,饮食没有规律,同时大量脱发,额头生皱纹,月经变得不规律,月经时小腹发胀。

⑤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中指)。大补穴,治疗脱发、长皱纹、色斑、痘痘、丰胸减肥、保养子宫和卵巢、延缓衰老。是胃经合土穴,人体第一治病、保健大穴,多气多血的穴位,补充全身的正气、阳气,健脾胃、行气血的作用;《神灸经纶》中讲:常做三里灸,面似桃花身如柳。

手阳明大肠经功能:卯时(5点-7点)大肠经气血最旺,有利于排泄。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把身体内没有用的东西腐蚀后转变成大便,排出体外。如果肺功能弱了,肺里的浊气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浊气就会窜到大肠捣乱,造成大肠负担,毒素堵在大肠经上。影响皮肤和毛发,大肠经的毒素多了,脸上就会起痘痘,起湿疹,便秘、或便血。治疗方法是要刮痧大肠经。《黄帝内经》说,阳明经在人体所有的经脉中是气血最多的经脉。女人全靠气血滋养,因此,女人的健康和美丽,首先要从手阳明大肠经下手。

●手阳明大肠经五行输穴

①商阳:井金穴,在手食指末节桡侧端,靠大拇指方向,距指甲角0.1寸处。食指内侧(手心向下),指甲根内缘。

A.治疗便秘要穴(治疗想拉却拉不出的那种)。相当于开塞露功效。但是它不治气虚便秘(没有便意)。

B.疗经常上火牙痛及牙龈肿痛,针刺此穴3-5滴血,当时止痛,第二天消肿。

②二间:荥水穴,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去双下巴,回归年轻。

③三间:输木穴,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不爱喝水,便秘,小腹部又鼓又胀,脸上长痘痘。

④阳溪:经金穴,在腕背横纹桡侧端,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阳”是太阳,“溪”是溪水。阳溪就是补阳气、提精神的。就是说要把阳气像溪水一样灌注到全身尤其是头部上去。改善头部供血、眼部供血,明目、治疗眼睛酸涩、眼睛胀痛。瘦脸,紧实脸部。

⑤曲池:屈肘成直角,尺泽与外肱骨外上踝骨连线中点,在肘横纹端点处(屈肘,肘横纹这条细缝靠近肘尖的部位处)。合土穴。

A.降血压作用明显。

B.去除脸上痘痘的好药。

C.此穴是大肠经合穴,清洁大肠,减肥,使身材窈窕,是一个排毒的穴位,所以它有通大便的功效。治痒奇侠,对各种皮肤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足少阴肾经功能:酉时(17点-19点)肾经气血最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肾为先天之本,就是先天的禀赋,先天之本会影响人的一生,就是人的体质。如果先天不足,后天要及时的培补,可以通过后天补先天,可以通过锻炼和培补肾经补先天不足。肾的功能:主要是藏精,生产元气。滋润身体的一切物质,比如唾液、血液、消化液、关节自如活动的润滑液、肠道分泌液,眼泪、鼻液、内分泌液等人体的阴,都是需要肾精来生产的。

肾主骨,治疗骨骼方面的疾病。比如缺钙,骨头容易折,这是肾经虚弱。肾的华在发,头发的好坏与肾有关。肾主骨主牙齿,骨之余为牙齿,牙齿松动、掉牙表示肾气不足了。

肾开窍于耳,听力下降,听不见声音或者耳朵有蝉鸣声音,表示肾气不足。

肾之府为腰,腰经常酸痛,说明肾虚了。

肾经是从脚底循行至咽喉,起始于涌泉穴,结束于胸膛上的俞府穴。肾经上的穴位可以治疗咽喉痛。肾经上的五行神输穴能降血压,治疗阴道瘙痒,提高性欲,改善水肿型肥胖。揉搓八髎补肾效果佳。

●足少阴肾经五行输穴

①涌泉:井木穴约足底2.3趾趾缝纹头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A.肾经从涌泉穴开始,古代长寿保健功法:睡觉之前搓脚心一百下,主要搓涌泉穴引火下行,引气血归于肾。凡气血归于肾了,全身气血就充足了。如果气血归不到肾,就会产生血压高、哮喘等上实下虚之症。此穴调节高血压重要穴,鼻出血,头目胀痛,哮喘。金鸡独立法降压快。怎样调理涌泉穴:

a.按摩时穴位无力,无弹性,体质虚寒,身体怕冷,手脚冰寒,要用艾灸涌泉穴的方法效果最好。既能引火下行,又能补充元气。

b.有的人夜里睡觉脚心发热,脚放在被子外面,说明肾火太旺,肾阴不足,要揉涌泉穴。

B.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的病,如哮喘,高血压等,涌泉穴是治疗大穴。

C.治疗口腔溃疡,心烦失眠。

D.治疗足寒症,身体怕冷,脚冰凉,而且按下去凹陷不起,此时艾灸效果最好。如果体内火气比较大,艾灸涌泉就不好。

E.脚心发热患者最需要揉按涌泉穴。这是肾阴不足导致肝火太旺,火气又没有宣发出去,所以就会脚心发热。此时需要向肾要水来浇灭火。

F.肾经的井木穴,木穴通肝脏,此穴可以调动肾水来补肝。脚心发热就是肝在向肾求救,要求肾给一点肾阴(水)来降低肝火。

G.治疗呃逆(打嗝不止)。肾气不足,人的气就不往下走,不能归源,而往上走,产生呃逆。

H.治疗虚寒型呕吐,就是吃点凉东西就呕吐,这是肾气不足造成。肾经通过肠胃,最后通到俞府。中医讲,经络循行,病之所治。肾经过胸、支气管,所以治疗像胸闷、咳嗽、哮喘等问题;肾经又通过肠胃,所以也治疗肠胃不舒服的毛病。

I.治疗耳鸣、耳聋,治疗高血压。

②然谷:在足内侧,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内踝骨往前斜下方2厘米处有个高骨头,高骨头下缘)。

A.专门治疗消渴(糖尿病)。

B.荥火穴,肾经属水,然谷穴的作用就是平衡水火,相当于一味专治阴虚火旺的中药大补阴丸。如果心火旺,口渴口干,心里急躁,夜里睡不着,刺激然谷调肾水降心火。治疗心烦热,容易上火,咽喉肿痛、发炎、不能眼唾沫。

C.治疗白带多而黄浊,阴道瘙痒。

D.治疗男科:遗尿、遗精,小便短赤(即尿少、很热、颜色发黄)等症状。

③太溪:输土穴,在足内侧,内踝骨方,内踝尖与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A.肾经的大补穴、原穴,原穴能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调动起来的原动力即储藏到涌泉。

B.也是女人一生妙用无穷的十大补穴之一,能保持卵巢和子宫的活力,推迟更年期的到来。

C.补肾阴又补肾阳。太溪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足三里偏重于后天补,太溪偏重于先天补。太溪穴是培补的穴,消除症状的功效。

D.治疗足跟痛,这是肾虚造成。刺激太溪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然后再循环带走。痛就是有淤血,停在那里不动了,造成局部不通,不通则痛。太溪能冲散淤血。

E.治疗咽喉干,喝水还干,没有唾沫,这是肾阴不足。

F.治疗月经肚子痛,肾结石的肾绞痛。

G.治疗通风,由于尿酸过高,尿里毒素过高造成。肾炎患者,排不出尿。

H.治疗厌食症,有饥饿感,想吃,但是吃不下去,这是肾虚造成。因为肾经的循行是从喉咙直接通着肠胃。

I.治疗胸闷、支气管炎、哮喘等。

J.治疗老年痴呆、耳鸣、牙齿松动,老年痴呆是肾虚的一种表现。

K.有的女士来例假时会牙痛,就是气血过多的拥挤到月经上,而导致肾经的气血不足,供应不到牙齿,所以牙齿会痛,此时艾灸太溪穴效果好。太溪穴治疗肾虚引起的牙痛。肾俞拔罐加按太溪穴治疗腰痛非常好。

L.肾虚征兆:脑子发空,眼睛酸涩,因为血液供不到脑、眼,耳鸣,就像蝉鸣一样,或者听不见声音,耳聋的趋向,腰酸,头晕,掉发,牙齿松动,哮喘,性功能减退,习惯性流产,这都是肾虚的表现。

④复溜:经金穴,小腿内侧,太溪穴上2寸,跟腱前方。治疗下肢浮肿,眼帘水肿或脸部浮肿;治疗水肿肥胖,在肥胖的部位按一下,那个坑半天才能弹起来,这是水肿型肥胖。

⑤阴谷:屈膝,腘窝内侧,窝边缘就是阴谷穴,它紧挨着膀胱经的委中穴,靠内侧的内窝,半腱肌与半膜腱之间。

A.是肾经最重要的穴位,肾经的合穴,“合”治脏腑及肾经的主要疾病。

B.是治疗颈椎病的好穴位。

C.肾经最可怕的疾病有两个:一是:尿潴留症,撒不出尿来,这是很可怕的事,发展下去就是尿毒症。二是:严重水肿,阴谷穴专门通膀胱,利尿的作用非常明显。

D.治疗生殖系统疾病,不孕症,男子的阳痿早泄。

E.治疗肚脐周围腹痛效果好。与胃经下巨虚配合去腹痛效果更快。肾经合穴,能治逆气上行,治腹泻。因为浊气逆流而上会造成腹泻。

F.阴谷穴最大的功效是利尿祛湿的功效。治疗女士阴道瘙痒,男士的阴囊湿疹合水穴,屈膝,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治疗阴虚火旺,肺阴、肾阴不足,崩漏,或性交疼痛。或是膝盖内侧疼痛。

足太阳膀胱经功效:申(15点-17点)膀胱经气血旺,利于泄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人体的毒素从膀胱经排泄出去。膀胱经上的穴都是俞穴,“俞”是通道的意思,是五脏六腑和体表之间的通道。所以五脏六腑的毒素可以通过俞穴排出去,是排毒最直接方法。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周都之官,串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意思是说膀胱经是贮藏人体水液的地方,靠它的气化功能,把身体里没用的水液转化成尿,排出体外。人体内的毒素,大部分都通过大小便和汗液排出体外。所以,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说通过刺激膀胱经,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

人体有三大排毒途径,第一条是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排出体内毒素最大一条通道;第二条是通过大便把体内脏东西排出去的通道。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更为重要,因为人体10天不大便,对生命没有什么影响,但若3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第三条排毒通道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

膀胱经是掌控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膀胱经一定不能被堵塞住;另外,膀胱经直接连接脏腑,能够把脏腑的毒素通过膀胱经后背的俞穴及时排出来,

所以,膀胱经是排毒最简单、有效的排毒通道。

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天然栅栏,膀胱经通畅,人体才能固若金汤,外御寒邪,内疏体毒。

膀胱经的位置在:后背中间脊骨旁开1.5寸至3寸都是膀胱经所主。由头走脚,起始于睛明穴,结束于至阴穴。

●足太阳膀胱经五行输穴

①至阴:井金穴,足小趾外侧端,趾甲角旁0.1寸处。治疗白带多而发黄。

②足通谷穴:荥水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前方,赤白肉际处。治疗头发早白,额头长痘痘。

③束谷(束骨):输木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后方,赤白肉际处。治疗便秘,痔疮。

④昆仑:经火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外踝与跟肌腱之间凹陷处。治疗颈椎疼痛,落枕。喝黑豆芝麻薏米粥。

⑤委中:在腘横纹中央,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合土穴,治疗小便红黄,味道重。膀胱经排毒的出口。

艾灸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lcbx/73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