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熬夜修仙是不是想领悟生存真谛

说到熬夜,基本都是老生常谈的事情,看着穿梭在灯红酒绿的人们,再老生常谈都敌不过习惯成自然的规律。

很早一段时间,网络上就开始兴起90后秃头情况,90后加入脱发大军等等这种诡异的大数据,甚至一大帮貌似积极认真的人群隔着屏膜互相讨论怎么生发,互相发着自己在别的地方收藏回来的生发偏方,然后看一看手机,原来已经凌晨了,然后继续。

但是其实熬夜导致的问题很多,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熬夜熬到什么程度会突然间猝死,如果单单从原因和结果上来看,中间省略所有的专业理论,我可以非常不负责任地说,熬夜导致猝死,这就是高概率事件。

年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有一句话:“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最古老而强烈的恐惧,则源自未知”

本来这句话想表达的是对于那种星空中未知的存在而需要感到恐惧,但是我觉得这句话应用在熬夜与猝死的关系上也不为过,因为熬夜其实就是“违背并打破一切自然规则”,其导致的后果就应该由我们自己承担。

一、违背自然规则

要说到自然规则,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谈起,在法律上,人和动物之间的地位是不能平等的,动物是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做法律主体,所以人永远高于动物。

但是社会文明法则只适用于人类社会,所谓的文明法则也只不过是人类根据发展进程的改变而制定的,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文明法则,是不可能高于自然法则,因为人也必须生存在这个自然当中,所以自然本身就存在的规则,人不能违背和打破。

在年洛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三位美国遗传学家对于生物钟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万物的行为都按照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在运行。

先不展开谈论这个研究结果,毕竟研究的理论也没几个人会看,但是这个结果其实就在告诉我们,熬夜是不对的,是违背我们人的自然生物钟的。为什么现在熬夜却成为一件很常见甚至不熬夜就是很另类的事?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自己作出灵魂拷问了。

那我们究竟对于熬夜恐惧的是什么?那就看我们未知的是什么。

对于死亡,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上,往往避而不谈,虽然听得多,见得也多,但是对于自身来说,死亡就是一件未知的事,正是因为未知,所以就应该恐惧,但社会发展带来的安逸加上人类本身的劣根性,及时行乐的快感仿佛已经无惧这种本来就应该有的恐惧,熬夜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二、熬夜与猝死

有朋友跟我说过,他只不过是熬了一晚夜,平时都不会,应该没那么严重吧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人类的劣根性就体现在这里,虽然我们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貌似影响不了什么,甚至通过熬夜看上去能获得更多,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久而久之,习惯就成为自然。

我们不讨论熬夜的原因,有可能是工作需要,生活所迫,无法避免,但我们思考一下,熬夜的目的是什么,导致这种目的原因是什么,最终就会发现,一切的理由都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机会开脱,更不要说熬夜刷视频,打游戏。

那为什么说熬夜导致猝死是高概率事件?

当然如果本身身体素质非常好,生活习惯非常良好,熬夜也只不过是一次的偶然,那导致猝死确实是有点危言耸听,但是这种高概率事件却适用于现今社会的绝大部分人。

有一个朋友在聊天的时候说,最近发现自己晚上躺床上刷手机不想睡的时候,胸口闷甚至隐隐作痛,而且明显听到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我只回答了他一句话,在如果熬夜改变不了的情况下,再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马上休息。

因为这都可能是猝死发生的前兆。

千万不要再拿熬夜导致猝死开玩笑,你不是在修仙,而是在提前消耗生命。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万人死于猝死,当中中国死亡人数最多,而且数据呈逐年上升的现象,根据年数据统计就有54万人,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

而猝死中就有百分之90的人都属于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炎等等。

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三大因素就是传说中的猝死黑三角,包括(1)心脏出现器质性改变,(2)心电反应出现异常(3)身体内环境发生突发性的紊乱,他们是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组合出现从而诱发猝死。

下面我们通俗一点去理解这三种因素(尽量简单易懂,看不明白我也没有办法)

1.心脏出现器质性改变

所谓的器质性变化就是跟原来的样子不一样了,首先我们要清楚知道心脏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就是泵血啊,就像一个水泵那样,通过收缩舒张把血液供应到其他地方,但是我们按水泵的时候,是有外力给他压力,心脏不一样,正常的时候我们总不能用个锤子在胸口敲吧,他也需要血液当中的营养去供应给自己,让自己有力气去泵血,所以在心脏主动脉上就有两条名为冠状动脉的小支条,如果流向冠状动脉的血液由于不同因素导致减少,心脏泵血的功能就减弱了,医学上统称为冠心病

而发展成冠心病的因素很多,比如冠状动脉的硬化,不同原因导致的堵塞等等,当罐装动脉全部堵住的时候,就可以说再见了。至于导致冠心病的这些因素,我们就称为器质性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经长期的医学观察总结出,大部分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例如暴饮暴食,过度疲劳等等,熬夜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另外除了流向冠状动脉的血液是否充足以外,还得保证心脏泵血的节奏有正常的规律,医学上就是心脏的收缩节律。

2.心电反应出现异常

至于心电和心脏的收缩节律的关系,我们只要记住,人体细胞在进行生命活动的时候都会伴随电现象,其实就是有一种叫做生物电的电流经过,心脏收缩的时候就会出现心电的变化,正是这种心电的变化关系着心脏的收缩节律。最常见的心电异常就是越来越年轻化的心脏早搏,导致心脏早搏的主要原因就是睡眠不足,精神紧张,长期的心电异常就容易增加猝死的风险。

我们经常听见的某某某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突发性的猝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运动和潜在性心脏病共同引起的致死性心律失常。

3.身体内环境发生突发性的紊乱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感叹一下我们古人的智慧,在几千年前我国的中医理论当中就已经明确表示人是一个整体,而疾病也应该整体去看待,并非分开认为心脏的疾病就只有心脏出现了问题,这也是我们要说的人体内环境的意思,各个部位的稳定才能保证整体的稳定,而整体的稳定也是各个部位稳定的基础。

至于心脏所处的人体环境出现了问题,比如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导致身体分泌的神经类物质增多,心肌耗氧量增大,从而令到心脏负荷加重而猝死,这就清楚解释了上述运动导致的猝死原因。

当然结果并不是让我们不要去运动,而是应该选择适合我们的运动,而且运动强度应该循序渐进,了解清楚自己的运动限度在哪里,该要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总不能让每个人都奔着突破人类极限的目标去运动,那可能阿姨们在广场上就不是跳舞而是举重比比谁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大。

我们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呈现滑坡式下降,在身体机能下降的同时,我们身体能接受的运动极限也同样下降,或许以前可以上天入地,现在只能拿保温杯,那些都是正常现象,不必太过追求人生完美。

加之现在都市社会人人工作繁忙,手机随身,不要说运动了,散散步都是一件因为不想动而拒绝的事,身体素质变差反而变相去熬夜看手机,打游戏,早上起床就变成了比登月还难的任务。

三、避免熬夜,健康生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猝死是出乎意料的,短时间的,其实猝死是一种表现结果,引起表现结果的是疾病,普通人不能分清疾病,但是可以感受到疾病引起的症状,而那些症状正是猝死的征兆,最典型的是胸闷,胸痛,心跳剧烈,呼吸困难,昏厥等,当出现这些表现症状的时候,就要警惕了,当然这些症状并不是不可避免,平时只要注意休息,改善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很大程度上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都有这些表现症状了,还继续不要睡,起来嗨,那猝死真的就是高概率事件了。

当然了,假如自己或者是身边的人真的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不要慌,打,救护车来之前最有效最常用最简单的就是心肺复苏,具体操作对于不是医学毕业的人来说都应该要学,总有人说我们国家都是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很多大学毕业的同学们真的连心肺复苏是什么都要百度一下,真要出现这种事的时候,哪里还有时间让我们打开手机对照着百度去抢救呢,具体应该怎么做,这里就不展开了,该学习的还是应该要学习。

最后想说的是,该惜命的时候还是要惜命,千万不要等问题严重的时候才想起来后悔,人之所以是人,正是我们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熬夜去玩,去看手机,去打游戏,去多人运动等等,相比于身体健康,孰轻孰重,就留给给位思考了。

参考文献:

1、美国心脏协会年6月《循环》杂志

2、年5月《冠心病患者安全用药》

3、年《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4、年《医学信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应用

5、年7月《中国医疗前沿》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lcbx/81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