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千万别忽略身体发出的救命信

重医一院第一分院

疾病与健康管理部

猝死,这非常沉重的两个字,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却在我们目力可及之处频发。近年来,猝死更屡屡向青年人伸出魔爪。千万别忽略身体发出的救命信号!1什么是猝死?

WT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年轻人猝死,为什么这么猝不及防?

传统我们认为猝死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最新的数据表明猝死在18-80岁人群中均可发生,并且年轻人是猝死高发人群!

各年龄段猝死发生率年龄段概率18-39岁43%40-59岁39%60-80岁17.90%

为什么年轻人这么容易猝死呢?一方面是本身就有的一些基础性疾病如冠心病等,另一方面则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等诱发。

2导致猝死的基础性疾病

可引发猝死的基础性疾病可分为两类: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心源性疾病

主要包括冠心病、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脏方面的疾病。

非心源性疾病

主要包括肺梗死、支气管哮喘、急性脑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

当然并不意味着,上述疾病的患者就一定会发生猝死。但是,当存在这些疾病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加班熬夜等易使猝死发生。即便没有这些疾病,健康人群也会因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猝死。

3诱发猝死的不良生活习惯熬夜

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易引发心源性猝死。

压力大

超负荷的生活压力会导致高血压和冠心病,还能增加心律失常和血管痉挛的风险,进而诱发猝死。

心情抑郁

坏心情一直是心脏疾病的大敌,而抑郁焦虑会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特别是心肌梗塞。心血管病再加上焦虑抑郁,是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吸烟饮酒

吸烟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而长期喝酒还会导致心脏衰竭。

长期久坐不动

久坐的人,血液度比较粘稠,下肢容易形成静脉血栓。突然运动时,血栓有可能脱落,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诱发猝死。

4为什么猝死在秋冬季节更高发?

每到秋冬季,“猝死”这个词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频率就越来越高。原因在于,秋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再加上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温度骤降,人体血液浓稠度就会增加、血压容易不稳定,血液不但极易凝固还可能让本身就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增加心肌梗死、肺栓塞、脑中风的急性发作的几率。如果从事高强度工作,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以及有心脑血管病史又不注意饮食的患者就容易发生猝死。

5猝死前,有预兆吗?

很遗憾,猝死这种“瞬间的死亡”,没有非常明确的预警信号,即便有预兆,大多也会被人所忽视。大多数年轻人会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对于身体出现的不适,也会认为是小毛病而不在意。

不过,还是有迹可循的:超过50%的心脏骤停前1小时到1月身体会发出预警信号。

所以,当发现身体出现了以下症状时,不要怕麻烦,暂时放下手上的事情,到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胸闷胸痛、憋气乏力、心慌心悸;肩背部疼痛、上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咽喉紧缩疼痛;牙疼下颌部疼痛不适;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

重医一院第一分院疾病与健康管理部

重医一院第一分院(重医院、重庆市干部保健研究所)是一所集干部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医院。医院现已有30多年的干部保健工作经验,同时也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为适应健康服务的新需求,实现由“治病”向“防病”,由“被动就医”向“主动健康”的服务理念和模式转型,医院先后派出数十名医护人员进行国家健康管理师及心理咨询师培训,逐步完善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率先在重庆市开展省部级及厅局级干部个性化、全程健康管理服务。

重医一院第一分院疾病与健康管理部将通过健康管理平台、慢病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多学科名医会诊、住院治疗、医学康复等一体化、个性化服务,创建重医一院第一分院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服务标准,打造国内一流的健康管理示范平台。

联系方式:,()

来源:整合自网络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lcbx/83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