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突然心脏骤停,你会怎么办

街边晕倒、救助不及时、青壮年猝死……近年来,这样的关键词不时见诸报端,让人叹息。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为4分钟,路遇陌生人突发心脏骤停,若自己懂得如何心肺复苏,或许就能把握最佳抢救时机,救人一命。

4月16日下午,医院“小手拉大手、健康齐步走”教育活动走进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小学,为同学们带去一堂生动的“徒手心肺复苏”健康应急技能教育课。

教育活动小组成员为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们详细普及了心肺复苏急救理论知识,并现场操作演示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参加培训的学生纷纷上台进行操作练习。

医院心肺复苏“小手拉大手,健康齐步走”教育活动是以“学生健康”为主线,在学校中开展以“徒手心肺复苏”为主题的健康应急技能宣传与教育。

此项活动年11月28日在锡林浩特市蒙古中学正式启动。4月16日下午分别在锡市蒙古族小学、芳草小学、锡市第一中学进行巡讲。今后,每周二至周五下午陆续在锡市各小学、中学开展。通过对广大学生进行培训,进而辐射一个家庭,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名成员掌握急救方法,实现“徒手心肺复苏”健康应急技能锡林浩特全覆盖,使锡市心脏骤停的患者在黄金4分钟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科学救助。

            医院开展心肺复苏全民普及活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建委、中宣部、教育部等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健康内蒙古”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认真执行《锡盟卫生计生委年卫生计生宣传暨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计划》有关健康促进与教育暨健康素养行动重点工作任务部署,医院结合全盟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实际,制定了“小手拉大手、健康齐步走”健康教育活动方案,计划在全盟各院校开展健康巡讲活动。除此之外,为了能让广大市民熟悉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医院“小手拉大手、健康齐步走”健康教育小组成员精心录制了心肺复苏教学视频(蒙汉文),供广大市民学习掌握。

心肺复苏技能是针对呼吸和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发展至今,非医疗专业人员在经过训练后,均可以掌握这一技术,在突如其来的灾难和疾病面前,不至于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凭借着这项技术,已经拯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在我国,心肺复苏术的普及率不足1%,与发达国家相比悬殊巨大。因此,心肺复苏的推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帮助心脏骤停的患者在黄金4分钟内得到及时的科学救助,以此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挽回更多家庭的幸福。

心肺复苏教学解说

发现一名患者倒地,确认周围环境安全,拍打患者双肩并贴近双侧耳旁分别高声呼唤,无反应即为意识丧失,立即拨打。

判断患者呼吸看胸廓起伏,同时判断颈动脉搏动。方法:一只手的2~3个手指触到患者喉部的甲状软骨后,手指下滑到靠近自己一侧约2cm,即可触到颈动脉,判断时间应小于10秒钟。若判断患者呼吸及颈动脉波动消失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将患者平放在地面上或去枕仰卧于硬板床上,双手放于身体两侧,立即解开衣领、上衣、裤带。操作者双膝跪于患者右侧。进行心脏按压时,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按压方法: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位置,另一手重叠其上,手指反扣、向上翘起,两臂伸直与患者胸部成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按压,力量均匀,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恢复,但掌根部不离开定位点,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节律规整,连续按压30次。

清理患者口鼻腔分泌物、义齿、异物,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人工通气两次。通气方法:一手捏紧患者鼻孔,操作者吸气后将患者的口完全包在操作者的口中,将气吹入,观察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松开捏鼻的手指,见到患者胸廓回缩,接着做第二次吹气。要求:每次吹气时间1-1.5秒钟,潮气量-ml,连续5次循环后判断复苏效果。

患者的颜面由紫绀转为红润、大动脉搏动恢复、放大的瞳孔开始回缩、自主呼吸恢复、心音恢复。判断复苏成功后停止操作,帮助患者整理好衣物,等待进一步救治,操作完毕。

主编:高楠

编辑:龚纯正

记者:黄荣芝

推荐阅读

?西苑小区入驻新物业,居民各有看法

?为让居民早日拿到不动产权证,锡市房产局要求这些小区企业限时解决问题

?无证还酒驾!你还想干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by/50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