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指南将ldquo心脏超声rdqu
作者:王生成
来源:医脉通呼吸科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华医学会联合其旗下的多个专家组和编辑委员会共同制定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年)》并于年12月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上发布。
这是国内目前最新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疗指南,这个指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列出了比现行和既往教材、旧指南最为清楚的诊断标准。标准如下:
从中可以看出,第五条——也就是“超声心动图有肺动脉增宽和右心增大、肥厚的征象”,是诊断肺心病的必备条件。首先,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便易行、重复性高等优点,可快速、准确地了解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及功能,是肺心病的主要筛查工具,对肺心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是……一个好的临床指南,除了具有过硬的理论性和科研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良好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当我看到心脏超声被指南列入肺心病的“金标准”时,心情是很复杂的,因为最基本的前提是超声医生的水平和仪器要足够可靠。其实,超声诊断受主观性影响较大,测量方法也有所差异,如果遇到超声医生的水平或仪器不行,被超声医生误诊了,临床医生就被拉下水了……而在基层单位就普遍存在超声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医院能看心脏的超声设备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这个指南虽然叫“基层诊疗指南”,但这一点不太适合用于基层,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县级(二甲)医院来说,如果把心脏超声当做必备的硬性指标,可能导致很多肺心病患者出现漏诊。另外,将超声心动图提升至对诊断慢性肺心病具有“一票否决”的高度,有所不妥的原因还有——新出版的现行教材《内科学(第9版)》明确写着:“超声心动图对诊断肺心病的阳性率为60.6%~80%”,也就是说,有20%~9.4%的肺心病是不能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出来的,而且这个阳性率也不优于心电图对慢性肺心病的诊断阳性率(60.1%~88.2%)。因此,指南虽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作为临床医生,熟悉指南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医院的客观现实条件,以及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千万不要完全迷信指南,不然“指南”可能就变成了“越指越难”,从而“找不着北”。上述仅是个人浅见,本人才粗学浅,且资历和平台有限,可能认识不足,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7(12):99-96.[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旭霞.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12():48-.作者文章精彩回顾
(在框内上下滑动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by/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