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心血管病的危险时刻医生救救我
心血管病的危险时刻
心血管类疾病患者在生活中有不少注意事项。除了饮食,日常起居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也需要注意这几个危险时刻:
1
晨起时
早晨起床,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黏稠血液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这就是专家广泛认同的“魔鬼时刻”。
建议:晨起在床上活动四肢后再缓慢坐起。
图源于网络
2
如厕时
不少中老年人大便不顺畅,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增大,血压迅速上升,这都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死。
建议: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在如厕时切忌用力过猛,大便不顺畅时,可通过药物等方式辅助排便。
3
洗澡时
洗澡时全身血管扩张,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
建议: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洗澡水温应与体温相当,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4
大悲大怒时
悲伤情绪无法排解时,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降低心脏泵血功能,进而引起如心痛、气短和休克等症状。
建议:保持心态平衡,切忌过喜过悲。
心脏跟我们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小,却非常精密。它像一栋房子,这座房子有墙壁(心肌),有水管(冠状动脉),有电路(传导系统),还有四间屋子——左右心房、心室,两房和两室之间互不相同;有四扇门——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
右心房(RightAtrium)左心房(LeftAtrium)
右心室(RightVentricle)左心室(LeftVentricle)
心脏也可以说是人体的发动机,将动脉血泵出(心脏收缩)送至全身,同时将静脉血通过上、下腔静脉回流(心脏舒张)送入肺。心脏通过自身的收缩和舒张,形成血液循环。
含有全身器官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静脉血(蓝色),看上去暗红
富含氧的动脉血(红色),颜色比较鲜艳
静脉血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时把血液泵入肺动脉,形成肺循环。进入肺循环的静脉血,在肺毛细血管里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氧合后静脉血转变为富含氧的动脉血,再经过肺静脉至左心房,通过二尖瓣进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缩时,血液泵入主动脉,然后循环到全身各处。
动脉血流经全身器官,与组织细胞接触释放氧气,接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再次变成静脉血回流至右心房,开始新一次循环。
四间房之间的门--心脏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上图左至右依次为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二尖瓣(顺序与高亮不同)
主动脉瓣(AorticValve)——防止血液从主动脉回流到左心室
肺动脉瓣(PulmonaryValve)——防止血液从肺动脉回流到右心室
二尖瓣(MitralValve)——防止血液从左心室回流到左心房
三尖瓣(TricuspidValve)——防止血液从右心室回流到右心房
心脏的“水管”--冠状动脉,主要为心肌输送血液,提供营养。平时常提到的“冠心病”狭义上讲就是冠脉的动脉硬化、狭窄等情况。
右冠状动脉——主要为后间隔、下壁及心尖(下壁)供血
左冠状动脉——主要为前壁、间隔部及侧壁供血
在右心房上一个特殊的点,叫窦房结。窦房结可自动发放规律的电流。并通过心脏的“电路系统”——传导系统,引起心脏跳动,心脏正常每分钟跳动60一次,节律整齐,各部分协调一致,为“窦性心律”。
心脏电激动过程
窦房结发电,通过结间束,到达房室结,再通过希氏束下传到左右束支,心脏供电正常,心脏的跳动(收缩、舒张)才有规律的节律性。
窦房结
窦房结→房室结
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分支
了解了心脏结构,可以清楚的认识心脏的常见疾病。
当心脏的水管出了问题(冠状动脉阻塞),就会导致心肌缺乏营养,甚至缺血坏死——心肌梗死。而心肌的坏死可能进一步导致相应部位的功能出现问题,如传导异常等。
心肌梗死
当电路出了问题(传导异常),就会出现心跳的不规律,早搏、房颤、甚至停博。
心房颤动
当房间的门出现问题,称为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关闭不全——门关不严,血液反流;
瓣膜狭窄——门不能完全打开,血液通过受阻。
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如瓣膜脱垂等。
二尖瓣关闭不全
再如心肌病变时,会出现心肌收缩无力,甚至心力衰竭。左心衰竭,收缩无力导致血液不能有效泵入泵入主动脉,导致肺循环淤血;右心衰不能有效地把静脉回心血量泵入肺动脉内,导致体循环淤血。
而以上所有的情况,均可互相影响,导致一系列的心脏问题发生
重点来了
该怎么养心护心
请背诵全文并默写出来哦!
医生救救我!该如何保护心脏呢?
01
减肥
要减肥,需要管住嘴、迈开腿。这两个方面中,更为重要的是管住嘴。
控制饮食中热量摄入是关键。减肥过程中,注意控制脂肪、甜食、精米精面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减肥过程中手边、口袋或手提袋中要带上必要的糖果、零食,防止低血糖现象引发的意外发生。
02
戒烟戒酒
香烟和酒精不仅仅是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及肺癌发病风险,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03
清淡饮食,降低油盐
高盐饮食会增加血液的渗透压,导致血压升高,所以提倡清淡饮食。
04
运动!运动!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每周两到三次的运动,每次半小时以上,通过有氧运动燃烧脂肪,降低血脂,清理血管,还能让头脑更清醒灵活。运动时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05
放松,入睡
精神压力可能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使血管的扩张能力受损,最后导致血管不能随血液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其功能,增加心脏突然事件的发生。所以,适当放松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长期因为劳累、压力大、休息不够导致猝死的情况并不少。一般建议成人每天23点前入睡,睡够7-8小时,不要被任何事情干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by/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