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心脏砰砰乱跳,不是爱情味道,这种大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特别劳累的时候会感到心跳加速又或者心里发慌、感到乏力其实,这些都可能是心脏早搏的表现心脏早搏,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其实很多人都有却不自知那么,心脏早搏就是心脏病吗?这病到底要不要紧、会不会威胁生命?哪些人会出现早搏,又怎么治疗?来,搬小板凳让浙江大医院专家一次把心脏早搏讲个透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心脏都是按照一个节奏规律地跳动着,每一次都在节拍上,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心脏出现了过早搏动,这就是早搏。通俗地讲,早搏就是心脏在它不该跳的时候猴急地抢跳了。早搏并不是心脏疾病患者的专属,它引发的原因有很多,正常人也可能出现早搏,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人的心脏其实就是一块“大肌肉”,这些肌肉除了能收缩外,里面还有很多电路,正是这些电路系统促成心脏的跳动,而当这个电路系统里某些地方过度兴奋,就会导致早搏,早搏实质是心电异常。早搏可以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发现,杭州39岁的洪女士(化名)就是在一次体检中得知自己有这种症状。

每天只睡几小时39岁个体户查出早搏洪女士在杭州某农贸市场经营着一个禽类摊位、卖宰杀好的鸡鸭,她每天凌晨一两点就要起床出摊,一直工作到大中午,有时候生意不好,还会在摊位上再耗上一下午,碰碰运气、零散做几单生意。每天天刚黑就入睡,夜深人静时就起床,只睡几小时,累是累了点但生意做得红火,一家人吃穿不愁,洪女士也觉得值了。去年,洪女士在一次体检中查出室性早搏,她平时自觉身体健康,没有任何不适,一度有点难以置信,医院做了动态心电图,最终被确诊。“医生说我是休息不充分,精神压力大,就是累的,但我感觉自己精神头毛好啊!”医生建议洪女士先好好休息,但她却不放心,又去配了中药调理身体。“有时候睡觉还是能听到自己心跳怦怦跳,但整体感觉应该得到了控制。”洪女士说,直到三个月前,她发现自己的情况似乎变严重了,“常常会感觉腿麻手麻,有时候还全身没什么力气、精神头大不如前。”她介绍,这种情况最长能持续十几分钟,出去散步后可以稍微缓解。

今年5月初,她慕名来到浙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就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搏,偶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达到2万次,还有室性心动过速。“她已经出现了心动过速,如果再不处理,对心功能会有很大影响。”接诊医生建议洪女士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在早搏时对心脏电活动进行标测,找到异常的电活动位置,进行射频消融。前不久,洪女士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治疗,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大多数人都可患早搏这些因素影响很大我们都知道,心脏有2个心房和2个心室组成,发生在心房的早搏叫房性早搏,发生在心室的早搏叫室性早搏,发生在心房心室交接区的叫做交界性早搏。在心脏早搏中,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较为常见。心脏早搏的患者通常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特发性的心脏早搏,发病患者往往心脏结构是正常的,通常是由于疲劳劳累、过渡饮酒、抽烟、喝咖啡、浓茶、情绪紧张、压力大等因素导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兴奋过头”;另一类是患者本身就有基础性心脏疾病的,如冠心病、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作息的改变,随时可能发生,浙大一院心内科专家介绍,60岁以上人群如果做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发现早搏,而在心内科门诊,近年来因熬夜、精神压力大、劳累等原因导致的早搏患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像洪女士这样的室性早搏,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通过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发生率为1%~4%,而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发生率达40%~75%,房性早搏发生率也有60%。大多数早搏不需要治疗但这些情况要注意早搏发生率如此之高,我们不禁要问:早搏到底要不要紧?需不需要治疗?相当一部分早搏患者是有明显症状的,如心脏抽搐,心脏漏跳、停跳感,或心跳得厉害,心悸胸闷等表现,像洪女士这样的频发早搏还会由于心脏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现象,当然也有小部分早搏患者没有表现出什么症状。当然,专家提醒:早搏的风险性主要还是跟心脏结构功能异常的严重性相关,并不能简单通过症状来判断,绝大多数早搏是不需要治疗的,但下面这两种情况需要注意。本身就具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早搏患者,属于高危人群,这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疾病导致心脏本就脆弱,再加上不停的早搏,会对心脏功能进一步创伤,这样的患者必须要接受综合治疗。没有心脏器质性疾病的早搏患者,如果早搏次数特别多,心脏负荷大,会造成心动过速型心肌病,对心功能造成影响,也有极少数早搏会引起室颤,如果不及时除颤,存在猝死等风险,这部分患者应该接受积极治疗。

专家建议:科学对待早搏。早搏患者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明确是否由自身心脏疾病造成,如果是心脏疾病导致的,要接受专科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治疗。如果排除心脏器质性的问题,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仔细回想一下,自己这段时间作息是否正常,是否很劳累,是否情绪紧张,再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自己的作息和情绪。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阅读容易心慌发抖的人,是怎么回事呢?看看医生是怎么说的心悸心慌反复发作怎么办?医生提醒:不一定就是心脏出了问题哪些心慌心悸是不正常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11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