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2次心跳骤停诸暨王先生经历一场
晚上8点左右,44岁的王先生(化名)正在和朋友推杯换盏,几杯酒下去后感觉自己胃部隐隐作痛,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王先生说:“当时我以为是自己酒喝多了缓缓就会好起来,但一起吃饭的医院看看,医院……”
就诊不到4分钟,医院的急诊医生在询问王先生的病情后便发现事情并不像王先生说的那么简单:“病人来院主诉酒喝多了胃痛只要挂点盐水就好,但我发现他疼痛的部位是胸骨处,所以坚持为他做了心电图……”心电图结果很快便呈现在接诊医生眼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确诊为心肌梗死后接诊医生立即让患者服用“心梗一包药”并将王先生的情况上传至诸暨市胸痛救治群,同时联系急救中心将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半小时两次心跳骤停!然而转运途中王先生突发意识不清、心跳骤停、室颤,救护车上的随车医护立即为王先生进行心肺复苏及电除颤。经过积极抢救,王先生恢复了自主心跳。第一次抢救成功!
救护车上的第一次抢救
几分钟后医院急诊,急诊医护接过了生命接力棒。“患者的家属很配合,所以接诊几分钟后我们意见就达成一致,决定为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PCI术。”急诊医生郭鲁泳说,“而在我们与家属沟通的同时,心内科的同事们已开始准备手术。”
第二次抢救
上图:CPR
下图:电除颤
快速完善术前准备后,急诊医护护送王先生进入DSA室。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还未来得及完成病人的交接,在手术室门口室颤波形再次出现在王先生的心电监护仪上。“患者室颤,除颤准备!”心内科副主任詹嘉琛当机立断为王先生进行CPR,同时让在场的护士做好除颤准备,“再次确认室颤,需要除颤,所有人离开床边……”干净利落的操作、默契无间的配合再次成功地将王先生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一次次的抢救并不能解决疾病的根本原因,虽然手术风险极大,但手术团队还是立即为患者进行手术:“短短半小时内王先生就发生了两次室颤,谁都无法预料手术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当时压力真的很大,但我们团队的技术储备够,患者家属的信任也给了我们团队很大的动力,激励我们积极地去处理病情而没有后顾之忧。”
全力以赴及时PCI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9点30分左右,詹嘉琛带领邱锡楠医生与王建娣护士为王先生行急诊冠脉造影+PCI术。术中冠脉造影显示王先生心脏右冠状动脉近端起全闭;左主干前降支近中段50-60%狭窄,回旋支近端30-40%狭窄。“简单点解释就是患者将近半个心脏突然没有了供血,我们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心脏血供。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放置一个药物支架后帮助血管恢复血流。”詹嘉琛解释。
不到半个小时,王先生的手术顺利完成。由于两次抢救都及时有效,王先生术后恢复良好,他感激地说:“这次真的要谢谢医生护士,是他们帮我捡回一条命!他们不仅救了我,更是挽救了我的家庭!”从早期识别心梗到转院途中的及时抢救再到胸痛流程的顺畅运行,詹嘉琛表示: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正医院之间的紧密协作,才能使王先生从首次医疗接触到疏通血管时间大大缩短,使其在急性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发病1-2小时)内完成救治。这次心梗患者的成功抢救说明我们县域胸痛“防御网”已经日渐完善。
术前VS术后
王先生惊心动医院胸痛中心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诸暨市唯一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的单位,医院紧医院、医院、急救中心等8家医疗单位,建立胸痛中心区域性网络体系。充分发挥胸痛中心救治网络的优势,通过信息共享和联合调度,打造出胸痛救治的“高速路”,为全市各镇乡的胸痛患者第一时间建立生命通道,降低病死率,为我市及周边老百姓的健康带来更加有力的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1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