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越慢,身体越好一文解读ldquo
先提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人的正常心率应该在什么范围?
正确答案是60~次/分钟之间。心脏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提,因此无论我们的心率是超过还是低于这个范围,都值得重视。
什么是心动过缓?
按照从前的标准,低于60次/分钟就算心动过缓。而在《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将窦性心动过缓重新定义为心率低于50次/分钟。
有一种说法是“心跳越慢,代表身体越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说法,是因为运动员的心率普遍偏少。由于长期高强度体育锻炼,运动员心脏每次搏动泵出的血液量相对于一般人较多,在静态下也就不需要频繁搏动。
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心动过缓却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逸搏、房室传导阻滞等。
一般心动过缓的患者可能并没有症状,但严重的心动过缓可造成低血压,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加重甚至心脏骤停等症状。因此,当发现心动过缓的症状时,我们要及时重视并尽早治理。
尤其是当老人出现心动过缓的现象时,更需要马上提高警惕!
据医学研究及临床资料统计显示,老人心动过缓约有70%为病理状态,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和心肌病等。
心动过缓?日常保养事项
如果你有心动过缓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多加注意:
1.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2.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分激动。
3.戒掉烟酒。吸烟喝酒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因之一。
4.饮食方面应该避免吃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5.定期体检,查看心电图等相关项目,观察心率变化情况。
6.保持适量的运动,推荐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休闲运动,切不可剧烈运动,也不适宜运动过度。
心动过缓如何治疗?
关于心动过缓的诊断,可通过是否有头晕、晕厥等症状体征和心电图进行确诊,并积极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原则是对症处理和治疗原发病,常用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心室率和改善房室传导或解除迷走神经作用等;介入治疗:虽然药物治疗可使一部分可逆性传导阻滞恢复,但针对不可逆性传导阻滞,植入心脏起搏器是目前唯一的治疗办法;另外,对于心室率在40次/分以上的无症状房室传导阻滞,一般可不做针对性治疗,也无需过多担心。对于一些长期出现心脏不舒服、胸闷气短等情况的朋友,我们推荐药物治疗
活血化瘀,温中理气。用于心血瘀阻或心阳不足引起的胸部刺痛、绞痛及胸闷气短,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或冠心病见上述证候者。
1.采用稀有珍贵药材隔山香、毛麝香,治疗各种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效果显著。
2.活化心细胞,又能增强和修复血管弹性的全面治疗冠心病的专业用药。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慌气短,胸口憋闷。
·心绞痛:心前区疼痛、肩背部抽痛、手指麻木、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畏寒肢冷、乏力多汗。
·隐匿性冠心病:无症状表现,但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有心肌缺血改变。
·房性或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临床检查和仪器检查皆无病变,但有心慌、心痛、呼吸困难,或伴有多汗、手抖、失眠、头昏、困倦等症状。
·血压、血脂、血粘稠度偏高,动脉硬化等心脏关联疾病。
心脉的正常运行与气的充沛(推动有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管通畅)三者有关。
心阳不足原理和症状:
病因:
①本身体质气虚、阳虚,再加上平时耗伤心神;②久病体弱引起心阳不足;③先天禀赋不足;④突病伤正等引起的心阳不足。另外心气不足进一步发展为心阳不足:心阳不足就会动力不足,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表现的症状有: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心痛,唇舌青紫,气短自汗,畏寒怕冷,面色恍白,舌淡胖,脉沉迟无力;不及时改善进一步发展为心梗、冠心病等;治疗益活血化瘀、温补心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1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