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扎针时,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前言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陆九渊

刘长青导师答师友问:

Q:

言“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那根据什么样的症状来判断它们留在这里呢?

A:

其实上面这句话源于我们古人对人体的观察,他们发现这些部位是这几大脏腑的邪气经由人体推出来之后,容易积留的地方。

但是一定只会留在这些部位吗?不一定,如果内气比较强的话,它会向远端排出,比如四肢末梢。而这些部位是它通行道路上的一个关卡,如果内气的力量不够强大的话,它到这些关卡就走不了了,一般绝大多数人就会积留于这些地方。

所以,对于一些脏腑有邪的话,大家可以考查这几个区域,但它不一定会在这些部位表现出明显的不舒服,这些部位只是邪气排出后常堆积的地方。

比如我们常说的“腰背委中求”,就是说一般腰背有问题,是需要在委中刺血的。这是因为肾的邪气,膀胱经的邪气容易堆积至委中这个部位。

而如果我们治疗一些心脏或者呼吸层面的陈年痼疾,比如多年的严重心律不齐、早搏等,这时你就需要在患者两肘处观察是否有青黑的血管。

比如我曾经治疗过一个老太太,十几年了她就觉得自己的心会要跳出来,我给她扎针调了几次后,她觉得身体的方方面面都有改善,但唯独这个心要跳出来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后来,我在她的左臂处发现了一条青黑的血管,也就是左肘处的静脉,非常青黑,我用九号针头弹到这个血管里面,第一滴黑血出来以后,这个心就要跳出来的感觉就消失了。而这个步骤我们不需要经常做,一周做一次就可以了,然后我们再调调整体气机。从那以后,那个老太太15年来感觉心就要跳出来的症状就没有了。之后,医院做了很多心脏方面的检查,检查显示没有问题。

Q:

小儿毫针微刺在孩子发烧时可以用吗?

A:

当然可以,此时需要在液门处留针,一般久留至孩子出汗。时间一般在5分钟-2小时之间都有可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Q:

选穴后下针的方向与速度有什么要求吗

A:

对于下针的方向:

理论上没有什么要求。我个人在调气的时候,会受到“元气从命门透过三焦通达十二原穴,向心流注滋养五脏”这种思维的影响,习惯向心刺。

至于扎针的速度:

(1)在破皮或者说进针的时候是越快越好,这样造成疼痛的概率可能会小一些。尽量不要扎在毛孔上,扎在毛孔上,人会产生尖锐剧烈的疼痛;扎到了皮下的毛细血管也会有尖锐的疼痛;而扎到了皮下的神经会有触电的感觉。

(2)到这个针向里推进的时候,如果是调气的话,就是当我们扎一些有格局的针法的时候,我们是轻柔缓慢的。如果我们是去解一些结的时候,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传统针灸的推进速度,当然我们也要结合病人的感受来调整速度。

Q:

当时我听了「小儿毫针微刺」的公益课,回去后在临床上用的都挺好的。想让老师指导一下「小儿毫针微刺」对于治疗自闭症患儿的思路?

A:

除了微刺,可以把太冲、合谷处作为重点,开四关,把百会、印堂作为重点,还有就是腰骶区,研究传统针灸的师兄应该都知道,腰骶区有很多穴位是可以治疗癫痫的,而癫痫在现代医学看来是大脑的异常放电,所以我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12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