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室性早搏后心功能能否恢复
此次分享的是BalajiKrishnan等人发表在《JACCCE》年11月刊上题为《射频消融后左室功能恢复的预测因素:早搏后增强》的论文。
既往的研究已知室性早搏联律间期、室性早搏QRS时限、室性早搏起源对于消融室性早搏后心功能能否改善有关。
室性早搏后一跳窦律收缩压通常会较室性早搏前一跳窦律收缩压高。这一现象成为早搏后增强(Post-ExtrasystolicPotentiation,PESP)。作者认为PESP可以反映心肌收缩储备能力。可能是室性早搏消融后,左室功能能够恢复的预测指标。
研究中采用有创动脉压数据。
本研组入组标准:室性早搏负荷≥10%+成功消融(术后三月早搏负荷减少≥80%)+有完整随访资料(Holter心电图、心脏超声)+LVEF50%
排除标准:已知明确病因导致左室功能降低、存在持续性室速、适当的ICD放电治疗、SCD、消融失败
对照组:室性早搏负荷≥10%+LVEF≥50%
根据随访心脏超声结果将研究组分为左室功能可恢复(随访LVEF≥50%并且提升10%)和不可恢复(LVEF<50%)。
研究共分析了61例患者,其中30例对照,17例为成功消融后心功能恢复患者,14例为消融后心功能无法恢复的患者。
术后超声随访时间为4.1月。
术后动态心电图随访时间为3.1月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如下:可恢复组LVEF提示为17.5%(IQR:2%-4%)。不可恢复组为1%(IQR:3%-5%)
正常对照组和可恢复组中“早搏后收缩压”、“收缩压变化(早搏后增强)”、“脉压差变化”等参数均显著的高于不可恢复组。
早搏后增强、脉压差升高、室性早搏QRS宽度可以用于预测左室射血分数能否改善。
早搏负荷大小与是否出现左室功能障碍相关。
结论:研究证实“早搏后增强”对于预测消融后心功能能够改善有一定意义。
DOI:10./j.jacep..05.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