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保健知识温馨提醒
预防病毒我知道
流行性感冒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病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
症状:
突发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1.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3.节假日期间尽量少去人群聚集通风不畅的场所。4.居家注意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5.咳嗽、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后清洁双手。6.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戴好口罩。疱疹性咽颊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症状:
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易感人群:
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诺如病毒
传染源:
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力强、传播途径多样。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水传播。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飞沫等传播。
易感人群:
主要为学龄儿童及成人,易在学校、幼儿园、社区、餐馆、养老院等集体场所爆发。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1.对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说“NO”。诺如是病毒,如果滥用抗生素,还可能伤害肠道的正常菌群,从而加重腹泻。
2.针对症状及时就医。注意补水,切记不要脱水。如果没有出现脱水症状,精神食欲都好,医院口服补液盐;出现脱水症状时及时就诊输液。
3.勤洗手,防范交叉感染,尽量不去公共场合。症状消失后的3天以内,身上携带的病毒仍然具有传播力。因此在痊愈后的3天最好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免造成病毒的再次传播。
4.多开窗通风。孩子的房间要开窗通风或使用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消毒污染物。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快速用mg/L的消毒液清洗或喷洒,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等物品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用高温清洗。
三暖二凉原则
“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保持小朋友的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孩子的肚子连接脾胃,如果腹部受凉的话,会造成脾胃虚弱,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或者是消化不良、腹泻等;小朋友脚上的神经比较多,还有很多的穴位,对外部的温度也是比较敏感,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二凉”指的是“头凉”、“心胸凉”。儿童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火,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头部散热;小朋友如果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穿着过厚,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所以,要保证孩子心胸凉爽舒适。推荐:宽松棉质运动衣、打底衣物+厚外套、舒适、透气的运动鞋子、方便穿脱的防风卫衣等。END
声明:如涉及内容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感谢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