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女子猝死卫生间,只因做错一件事这
22岁的程小姐,像以往一样,起床去洗手间,但却很久没有出来。直到买早餐的妈妈回来后发现女儿已倒在洗手间地板上。
当时,呼吸、心跳已经没有了。程小姐医院,但,为时已晚。
程小姐的妈妈在悲痛的同时,也很不解:为什么女儿摔了一跤就会死了?
医生说,程小姐可能做错了一件事——憋尿太久后突然排尿。
No.1
猝死和憋尿有什么关系?
“屎可忍尿不可忍。”据文献统计,我国每年因晕厥死亡的患者中约1/10是排尿性晕厥,主要表现为在夜间或清晨起床排尿时因短暂意识丧失而突然晕倒。长时间憋尿后突然排尿容易昏厥,因为会造成迷走神经变得过度兴奋,同时膀胱排空过快,血液往下走,促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脑供血不足,从而诱发排尿性晕厥。
晕厥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就很可能有危险。
No.2
猝死一般有哪些原因?
猝死一般是在基础疾病的情况下诱发,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有或无明确诊断的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骤停死亡。通常在心脏骤停后1h内死亡。其次是肺源性猝死、脑源性猝死。
(1)各年龄段猝死,病因不同
一项纳入5千位猝死者尸检报告的研究显示:猝死最多见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0~3周岁多见肺源性猝死,3~15周岁多见脑源性猝死,青年人多为心源性猝死,31~63周岁为心源性猝死高峰,包括63岁以上。年龄不影响冠心病猝死的发生。
但很多时候,年轻猝死者基础疾病往往不易发现。而在青少年和儿童猝死事件发作前,很多人并没有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静息心电图也可能正常。
(2)年轻人猝死主因:心律失常+过度疲劳
有研究显示,80%以上的心源性猝死是由各种心律失常引发。
当年轻人有心血管疾病,再连续熬夜等导致过度疲劳,体力透支后,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晕倒,如果没有及时救治,容易发生猝死。
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就是一种遗传性、进展性心肌病,症状有心悸、头晕、晕厥等,猝死的发生率约16%,是青壮年最常见猝死原因之一。
(3)不要轻视感冒、腹泻
感冒病毒也可以损害心肌,比如感染了柯萨奇病毒后,会出现发烧、喉咙痛、打喷嚏、咳嗽、拉肚子等感冒症状。如果出现憋气、胸闷等症状,病毒就已经损害心肌了。
70%的心肌炎可以治愈,但25%会演变成慢性心衰,更可怕的是还有5%可能会发展为重症心肌炎,而它的死亡率高达70%到80%。
拉肚子太久也可因为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因此,如果感冒、拉肚子一周后仍在发烧或者腹泻不止,还有胸闷、憋气等症状,医院就诊,以免造成心肌永久性损害,甚至发生猝死。
No.3
厕所里的猝死,怎么预防?
猝死并非突然发生,还是有一些诱因的,比如精神受到刺激、大悲大喜、过度疲劳、病态情况下的性生活、过饱过饥、进食太快、气温骤降等。
纳入5千余位猝死者的荟萃分析表明诱发因素主要为:情绪激动、劳累等。常见场景为:突发、休息睡眠中等。
预防厕所里的猝死,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压力
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态平和,遇事冷静。
(2)积极锻炼,适当减肥
根据猝死者的体型分析,肥胖者占多数,所以肥胖或超重者要控制体重到正常范围(避免用减肥药等药物治疗,以免造成肝损伤等身体伤害)。
合理锻炼,避免高强度运动,若有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请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
(3)起床后先别忙着上厕所
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醒来睁开眼睛后,要平卧半分钟,双腿下垂在床沿坐上半分钟再起床。
先喝一杯水,服用心血管疾病药物后,再去上厕所。
(4)上厕所后蹲起动作慢一点
中老年人排便,尤其是早上起来排便时,蹲下去、站起来动作要慢。有关节炎的人下蹲较困难,最好选用马桶,并在马桶旁安装把手,方便坐起。
(5)避免长时间憋尿、避免用力排便
长时间憋尿的危害较大,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的炎症,也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生风险。
有便秘问题的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人,考虑在排便前先用医生开具的润肠药物;排便时不能太用力。
(6)洗澡时水温适度
洗澡水温度控制在三四十度,以42摄氏度为宜,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
(7)卫生间做好防滑措施
保持卫生间地面干净无水,使用防滑垫,中老年人最好使用防滑底的拖鞋,有条件的最好装修时做到卫生间的干湿分离。
(8)定期体检、有症状及时就医
有些疾病发生时无声无息,一定要定期体检才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
当身体出现一些轻微症状的时候,也不要自行忽略,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及时就医,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并且避免相关危险因素。
另外,天气凉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保暖,不要自行更换药物或调整药物剂量。
并且,如果发生胸闷、气短、心慌、四肢无力等情况时,一定要医院。
为了避免意外情况,还需随身携带医生开的“救命药”。
编辑:萌萌、秦嫣本文首发:禾健康研究所投稿邮箱:zhoummhelianhealth.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7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