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医生去往了天堂,年仅25岁

医院一位25岁的外科男医生,才刚结婚,妻子怀孕3个月,今傍晚打篮球休息时心脏骤停,考虑除了原来可能的基础病外,基本上都是工作太累压力太大,生活作息不规律…全院上下奋力抢救6小时,无力回天,一路走好。。。

医院同事的话,读了让人伤感:

我们的同事,执医顺利刚过,频繁的上着高强度夜班,但没关系他是幸福的准爸~~

一位工作2年的外科男医生,才刚结婚,今傍晚打篮球休息时心脏骤停,考虑除了原来可能的基础病外,基本上都是工作太累压力太大,生活作息不规律。全院上下奋力抢救,可就是按压不回来,在邓医生家属强烈要求下现已开胸,备临时起搏器,手不捏无心跳。

原来死亡与我如此接近!希望有奇迹!

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忘记,身边同事凄惨死去的事实,留下他的父母、妻子,跟未出生的孩子。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我的世界!

今天(年05月15日)星期日,他好不容易没轮到值班,早8医院查房,9点多可能在开医嘱,10点多可能在为伤口拆线换药,11点可能会稍微整整病历……午休后难得可以去心爱的篮球场运动,却没料到是生命的曲终人散。篮球是他人生最不圆满的句号(泪!)此刻父母和妻子最不愿接受!

明天大家还会正常上班,照常生活,健康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一条年轻的生命,太不公平太不理解上帝的做法。他曾多么积极的努力工作,任劳任怨,救死扶伤,通宵达旦,不计回报!

关于猝死你必须知道的

1.我国每分钟3人心脏猝死。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的总人数高达50多万,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心脏原因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而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

2.猝死越来越容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3.疲劳过度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人体表现为身体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容易猝死人群

1.抑郁:抑郁焦虑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塞的一个独立威胁因素。心血管病伴随着焦虑抑郁,成为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2.打呼噜:打鼾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3.过度劳累: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4.熬夜:长期熬夜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获得及时急救,易发生猝死。另外,长期熬夜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5.生活压力大: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并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

6.肥胖:心血管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7.久坐电脑前:长期上网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粘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8.抽烟喝酒: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时常人的3倍。究竟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

猝死发病前也有征兆

征兆1、疼痛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征兆2、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征兆3、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征兆4、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征兆5、胸痛

冠心病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必须学会的急救措施

预防猝死,从生活中点滴开始

猝死看似不可预防,但从生活习惯、情绪方面作调整,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就有可能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

1.每天保持6小时睡眠。

2.清淡、低脂饮食。

3.戒烟、戒酒。

4.适量运动,改善身体健康,培养心肺功能。

5.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以及避免焦虑抑郁的出现。

6.注意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当压力来临可以通过兴趣爱好把它抵消。

朋友们,请停下你忙碌的脚步,歇一下吧,看看身边的亲人,看看镜里的自己。为了亲人和家庭,请多多保重身体!你好,全家才是真的好!

内容综合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d/12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