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快速入门八交界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
想要了解交界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还是那句话,单靠死记硬背也能记住,但是会感觉心电图难学。所以我们还是要去掌握他的原理,知道了交界性早搏发生之后,电活动在心脏内是怎么传导的,再结合看书理解他的心电图特点就简单得多了。
交界区异位起搏交界性早搏,是来自交界区的异位起搏点去抢夺窦房结的领导权,赶在窦房结发出指令之前发出指令,控制心脏的指挥权。
前面咱们讲过,交界区的房室结是心房和心室之间电活动的唯一通路,交界区其他地方,一般不能向上或向下传导电信号,所以其他地方的电指令,也会先横向传导到房室结,然后再向上或向下传导。因此,咱们就以房室结为例,当这个地方发出一个异位的起搏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首先第一点:房室结发出一个指令之后,向下传导的时候,还是会沿着我们心室内的一套传导系统传导,因此,房室结往下的部分,传导途径和正常的窦性心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因此,交界性早搏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者相似。
提前出现,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是早搏的共同点,他要抢夺窦房结的领导权,必须赶在窦房结之前发出指令,因此在心电图上,早搏都是提前的。
QRS-T波群,是因为他是从房室结直接往下传导的,因此先产生的就是QRS波,后续正常跟着出现ST段和T波。
形态与窦性心律者相似,是因为传导途径与正常的窦性心律相同。
第二点:因为房室结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因此,他除了能向下往心室传导,还能同时向上,往心房的方向传导。这样一来,就会出现3种情况:
1.当异位起搏点靠近房室结上部的时候,先传导到心房,后传导到心室,因此,先产生P波,后产生QRS波,P波出现在QRS波之前。
2.当异位起搏点靠近房室结中部的时候,传导到心房和心室的时间差不多,因此,P波和QRS波同时出现,P波重叠在QRS波之上。
3.当异位起搏点靠近房室结下部的时候,先传导到心室,后传导到心房,因此,先产生QRS波,后产生P波,P波出现在QRS波之后。
同时,因为他是从心房的下部向上部传导的,和窦房结发出的指令传导方向相反,因此,P波的形态和窦性的刚好相反,称之为逆行P波。也就是在aVR导联上P波是直立的,II导联上P波是倒置的,刚好和窦性相反。
逆行者所以,交界性早搏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逆行的P波可出现在QRS波之前、之中或之后。其中之前者P-R间期<0.12S。
前半句就跟上面讲的异位起搏点的位置有关系。后面半句“其中之前者P-R间期<0.12S”。是因为他的P波和QRS波是从交界区同时向上和向下传导的,不像正常的一样,是经心房-交界区-心室这样的一种传导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传导过程中全程经过房室结的延迟作用,因此PR段比较短,所以PR间期也比较短。
所以,交界性早搏跟房性早搏的鉴别点:当P波出现在QRS波之上或之后,必然是交界性的早搏,而P波出现在QRS波之前时,PR间期是否<0.12S,就是交界性早搏和房性早搏最大的区别点。
交界性早搏想学习更多的心电图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1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