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心rdquo要大,但
经常会听到有人评价一个人是“心很大”,
虽然这只是修饰的形容词,
但“心大”真的是一种病!
这不,家住金华的陆大爷最近总是稍稍活动后就觉得胸闷气闭的厉害,去医院一检查,居然是“心太大”,心脏功能已经衰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年过七旬,心脏竟成“玻璃心”
陆大爷今年70多岁,常年患有高血压病,也按时服药,经常锻炼,血压控制得都挺好。但最近几年陆大爷锻炼时总感觉没有以前得劲了,以前操场能跑个四五圈,现在有时一圈下来就费力,不得不停下来,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于是陆医院心内二科副主任刘俊门诊就诊。听完陆大爷的病史描述,刘俊判断大爷很有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目前已达心功能III级,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病因及治疗心力衰竭。
第二天大爷做完心脏B超,看到别人的报告只有一两句话,而自己的心超报告下面好几行诊断,心中预感不太好。
他忧心忡忡地找到医生询问,“医生,我这是不是很严重?”刘俊看完报告后,分析大爷有可能得的是“扩张型心肌病”,并且心电图也存在很严重的心律失常。
两者并存,陆大爷就像拥有一颗随时可能破碎的“玻璃心”,猝死率非常高。
真幸运,扩大的心脏竟缩小了
鉴于大爷的情况,刘主任建议他可以安装一个“神奇”的起搏器——“CRT-D”,中文名叫做“带有除颤器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一看这一长溜的名字,就知道这个起搏器不简单。
这种起搏器能把原本收缩不同步的心脏重新回归正道,并且如果出现室颤等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出现,这个起搏器还会自动监测、自动除颤,挽救病人的生命。
▲刘俊工作中
陆大爷思量再三,决定听从医生建议,安装起搏器。术后,陆大爷自诉感觉活动后没有以前那么心累气促了,心衰症状明显缓解。病情观察稳定,顺利出院了。
过了3个月,陆大爷回来复查心超,曾经的左心室腔大小75mm,这次检查,左室腔已经是69mm了,之前的射血分数只有31%,现在也达到49%。
陆大爷感到很惊喜,扩大的心脏竟然缩小了。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已经扩大的心脏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再缩小的,但临床上也有一些早期心脏扩大的患者,通过药物或是器械等其它治疗方法确实使心脏有一定程度的缩小。
无疑,陆大爷就是这一个幸运儿。
不过,医生还是建议陆大爷先别急着和从前一样跑四五圈,先从力所能及的运动量开始。
最近一次陆大爷来复查心超,左室腔是57mm,射血分数58%。这个结果相较于最初的检查报告,陆大爷的心脏功能几乎已经得到了重生。
发现心脏扩大,警惕!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没法治愈的疾病,治疗主要依靠基础治疗,包括避免感染,避免剧烈活动,保持休息,防止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等。对于陆大爷这种最严重的阶段,就需要行人工心脏起搏装置或心脏移植。
刘俊
■副主任医师
■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副主任
“刘俊介绍,引发心脏扩大的疾病很多,如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包积液、心脏瓣膜病等等,但扩张型心肌病是其中危害性最大、最应警惕的。
对于心脏增大,要以防为主,因此,我们建议大家一定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如果胸部X光或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扩大,一定要早期诊治,切忌拖延病情。
”科室简介
金华医院心血管内科设立于年,属院重点学科,现分为两科。心血管内二科现有医生9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硕士5名,每位医疗骨干都曾在国内外知名学科经过专业培训。
科室配备专用的大型心血管造影机、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旋磨治疗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动仪、32导多导电生理记录仪等。
科室于年首次在金华地区开展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手术,近年来科室注重与省内外知名学科的协作,现能成熟开展各类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包括各种高危、复杂冠脉(急性心肌梗死、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复杂的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等)介入治疗手术;成熟开展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及冠状动脉旋磨治疗;能自主开展心室同步化起搏、室间隔缺损封堵、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微创介入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年我科推出了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日间手术,24小时即可完成冠脉介入诊疗,极大方便了病人。
科室重视慢性病管理与诊治,如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的预防控制,定期举办高血压、冠心病防治基层培训班,承担各大医学院校实习生的临床教学及基层医生的临床培训。
科室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近5年先后承担10余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新型实用发明专利5项。
—END—
来源/心血管内二科
编辑/宣传统战部
审核/文页
定期体检,不能心大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