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室性心动过速

01

临床资料

男性,47岁。乏力1月余,憋气半月,加重伴恶心、呕吐5天入院。

超声心动图:右心扩大,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室间隔中间段、前壁中间段、侧壁心尖段、下壁心尖段、左室心尖段),二尖瓣中-重度反流,左室整体功能减低。

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V级(NYHA分级);心脏扩大;多浆膜腔积液;肺部感染。

图1

心电图分析:

图1,男,46岁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2bpm,,PR间期ms,QRS时限ms,QRS电轴75°,QT/QTc/ms。

诊断:

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图2

心电图分析:

图2:男,47岁,与图1比较,心电图发生重大变化,窦性心律,心率77bpm,PR间期ms,QRS时限ms,标肢导R+S<0.5mV,V1、V2呈rsR’型,R’波宽钝切迹,提早出现的QRS波群是室性早搏。

诊断:

窦性心律;QRS低电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室性早搏。

图3

心电图分析:

图3记录于入院第3天。窦性心律,PR间期ms,右束支阻滞消失,QRS时限90ms,QRS电轴°,QT/QTc/ms,I、aVL出现新生q波,V1-V5呈QS型,ST:V2-V5抬高0.10-0.35mV。

诊断:

窦性心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图4

心电图分析:

图4:入院第3天,宽QRS心动过速,心室率bpm,QRS时限ms,I、II、III、V4-V6呈QS型,aVR、aVL、V1、V2呈R型。

诊断:

室性心动过速。

图5

心电图分析:

图5记录于第9天,宽QRS心动过速,心率bpm,QRS时限ms,I、aVR、aVL呈R型,II、III、aVF、V4-V6呈QS型,QRS电轴-46°,QT/QTc/ms。

诊断:

室性心动过速。

图6

心电图分析:

图6记录于入院第30天,宽QRS心动过速,心率bpm,QRS时限ms,QT/QTc间期/ms,QRS电轴°,I、II、III、V4-V6呈QS型,aVR、V1、V2呈R型。

诊断:

窦性心动过速。

图7

心电图分析:

图7:窦性心律,与图2比较:窦性心律,心率77bpm,PR间期ms,QRS时限ms,QRS电轴86°,QT/QTc/ms,V3、V4导联ST段抬高0.10-0.30mV。V1-V4异常q波,T:V4倒置,V5、V6负正双向,舒张晚期室性早搏,室性融合波。

诊断:

窦性心律;一度房室阻滞;前间壁及前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T波倒置;室性早搏;室性融合波。

02

讨论

患者主因乏力,憋气加重伴恶心、呕吐5天入院。病情危重。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扩大,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心电图出现新生的q及QS波,结合临床,对心电图讨论如下: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岁心电图正常。发病第5天,心脏超声示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以图3,图7中的V3-V5的q波,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发病日期不确定,可能是5天前,病情突然加重时。

2.多源室性心动过速:住院期间先后发生多次阵发性宽QRS心动过速,如图4、图5、图6中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形态不相同,都起源于左心室心尖部,心动过速频率-bpm,患者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给予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减轻心脏负荷,调节电解质平衡,抗炎等综合治疗,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转危为安,住院36天,病情稳定出院。

3.右束支阻滞,出现于心肌梗死以前,心肌梗死以后,右束支阻滞的程度加重,QRS时限延长至ms,并出现明显的碎裂QRS波,分布面广泛,扩张型心肌病与心肌梗死并存,导致了心室内传导阻滞的面积广泛,程度加重,为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4.右束支阻滞情况下,V3、V4导联ST段出现过一过性抬高(图7),提示梗死区外周出现了新的心肌损伤,从QRS时限异常增宽伴有碎裂QRS波,结合临床判断,预后较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9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