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助力室性早搏消融治疗室性
老王多年前得过心肌梗死,遗留下心衰的毛病,平常通过服用药物,冠心病和心衰控制的还算满意,也曾复查过冠脉造影,血管保持通畅。最近老王觉得不对劲了,出现纳差、胸闷、心悸等心衰加重的表现,到医院检查,心电图发现频发室性早搏。医生在门诊给老王加了控制早搏的药物,可效果不佳,并且出现药物的副作用表现,不舒服的症状进一步加重。
老王被收入病房进一步治疗。检查的动态心电图发现室性早搏数量超过一万个,数量惊人,同时心脏彩超发现心脏收缩功能下降。
病情基本明确,老王本身有陈旧性心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频发的早搏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心衰加重了。频发的早搏对老王来说除了会加重心衰外,也可能是个不定时炸弹,会不会诱发室速尚未可知。
老王已经服用了大剂量倍他乐克、参松养心胶囊、美西律等治疗,无法控制早搏。此时做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手术去除早搏适宜证非常明确。
但射频消融治疗存在难点,老王心脏本身基础不好,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通过分析室性早搏的心电图,发现室性早搏并非位于常见的心脏与动脉连接处,而是位于心脏内乳头肌附近,乳头肌负责拉住心脏的瓣膜,非常滑且在不停的运动,消融导管想固定在病灶位置难度很大。传统的三维标测系统虽然能够模拟心脏内部结构,但并不能让医生直接看到心脏内在不停地运动的心脏肌肉。
医生需要第三只眼,进入心脏去观察心脏结构、引导导管射频消融。心腔内超声(ICE)正是心脏介入医生的第三只眼睛。我们决定使用这“第三只眼”。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在局麻下进行,通过在老王大腿根部一根静脉打针,我们将细小的ICE导管送入老王的右心房,然后送入右心室,使用ICE将老王的左右心室各个部分都进行了探查,将超声影像和三维标测技术融合到一起,建立了准确的心脏模型,并通过这第三只眼,实时引导消融导管到达室性早搏的病灶,消融后即刻室性早搏消失,老王的心跳节律恢复了正常。
术后老王卧床一晚,第二天下床活动,感觉良好,术后安排复查了动态心电图,效果满意。老王出院后继续服用冠心病、心衰的药物,又恢复了平常的生活节奏。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lcbx/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