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问之第七十八问心跳太慢,
张女士前来就诊,主诉自己这两年心跳慢,一般在45-50次左右,有时慢到每分钟30次左右,伴有头晕眼花,医院检查,诊断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医生建议其安装心脏起搏器。但家人和朋友都建议换中医看看,于是来到我处就诊。经过一段中药治疗,传导阻滞明显好转,心率也稳定在60次/分左右。后来因为工作忙,就中断了治疗。近期又发现心跳慢,来就诊时很担心:心跳太慢有危险吗?我该怎么办?
答: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来为身体运输血液和氧气。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应该在60~次。但有些人的心率往往偏低,尤其是老年人中更为常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临床上所见到的心跳过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种情况是窦性心动过缓。这种情况是由于心脏跳动起搏点——窦房结出了问题;第二种是心脏的心电传导系统出了问题,常见的是各种传导阻滞;第三种是房室交界性心律和室性心律,也是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导致来自房室结或心室自主搏动的异位心律。这些情况虽然表现不一样,但大多是由于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缺血导致心脏起搏或传导出现异常所引起的心跳过慢。
另外,还有一种老年人常见的情况是频发的早搏或者房颤,导致心脏搏动不规律,在患者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时候会出现心跳过慢,这种心率慢不是真正的心率慢,是一种假象。
众所周知,心脏就跟一个泵一样,依靠每次跳动把血液送到全身去。如果次数达不到要求的话,心脏的供血就会出现不足的现象。这将对人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那么,如果心率持续低于60次/分,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呢?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头晕或晕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体位变化的情况下,例如由卧位、坐位变为站立位等,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发生眩晕甚至晕厥。
其次是胸闷心悸。这是由于心脏本身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锻炼、上坡、上楼梯等心脏负荷增加的情况下最易发性。
三是四肢冰冷、麻木。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跟不上,四肢末端血流不足所引起。
四是猝死。心率过低,尤其是严重心动过缓、各种严重传导阻滞、异位心律都有可能引起心跳骤停,发生心源性猝死。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及早发现这个潜藏的健康“杀手”呢?其实心率过慢发现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心率太慢整个人整天没有力气,干什么事情都没有力气,总觉得心跳不舒服,这时候就要引起警觉了,先请家人测量一下心率,医院做个心电图,确诊之后立马去接受治疗。
一旦确诊心率过低,就要积极治疗。目前为止,慢性的心率过低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中医药治疗。心率过低在中医属于迟脉证,脉迟主寒主虚,迟脉证多是由于心脏阳气虚弱,或者阴寒内盛,我们在临床上用经典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效果很好。经过中药治疗,大多数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心率提高了,症状消失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二是安装心脏永久性起搏器。这是针对严重的心动过慢,或者严重的传导阻滞,经过治疗效果不理想,经常发生晕厥的患者,可考虑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至于一些提高心率的西药,大多是在急救时使用。由于其副作用大,一般不作为平时治疗使用。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采取一些积极的防护手段。比如心率过低的患者最重要的是动作要缓慢,尤其是站立、低头等体位变动、体育运动时候要特别注意。其次是饮食调理,少吃寒凉食品,适当进行温补性的饮食调理,如人参、黄芪、淮山、胡萝卜、羊肉、洋葱、香菇等。三是坚持适当的锻炼,运动可以提高人体阳气,增强心脏泵血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心率。四是要备些心脏急救药,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以防不测。(王清海文,苏慧编辑,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清海教授,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获奖者,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善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眩晕、咳嗽、水肿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周日上午
出诊地点:医院三楼专家诊室(第八诊室)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lcbx/7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