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丨DAPAHF达格列净

刘军连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31/9387794.html

年8月27日,DAPA-HF研究的事后分析在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公布,此次公布的研究结果分析了达格列净治疗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heartfailureandreducedejectionfraction,HFrEF)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后复苏成功或猝死的影响,提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cotransporter2inhibitor,SGLT2i)达格列净降低HFrEF患者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的风险。

研究背景

ESC丨DAPA-HF

作为心衰治疗领域的里程碑研究,DAPA-HF研究于年首次发表,证实了SGLT2i达格列净能显著降低HFrEF患者心衰恶化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1]。尽管心衰药物治疗的进展不断,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仍是心衰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心衰患者的猝死率有所下降,但仍是门诊轻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2]。

研究设计及既往主要结果

ESC丨DAPA-HF

DAPA-HF是一项由阿斯利康公司资助,针对HFrEF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NCT)。研究共纳入名HFrEF患者(糖尿病患者占比58%),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1:1随机分配至达格列净组(10mg/天)和安慰剂组。在18.2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达格列净的使用降低HFrEF患者心衰恶化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26%(HR0.74,95%CI0.65-0.85,NNT=21)(图1)。

图1.DAPA-HF研究设计及既往主要结果

在DAPA-HF研究的事后分析中,通过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筛选,主要复合终点为首次发生的一切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使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icalDictionaryforRegulatoryActivities,MedDRA)中推荐术语定义的不良事件:包括持续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triculartachycardia,VT)、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尖端扭转性心动过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均不包括室性早搏]、心脏骤停后复苏成功或猝死。

研究结果

ESC丨DAPA-HF

与没有发生复合终点事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后复苏成功或猝死)的患者相比,发生事件的患者更倾向于男性(83.8%vs.76.1%)、有缺血性心肌病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史,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NT-proBNP较高,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持续时间较长,肾功能较差,QRS较宽,症状负担较重(如纽约心功能分级和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总症状评分所反映的)。在名患者的复合结局中,共报告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例(2.4%;其中VF15例,VT86例,其他室性心律失常或快速性心律失常12例,尖端扭转型室速2例);心血管死亡例,其中例是突然发生的;8例患者在心脏骤停复苏后幸存。

在达格列净治疗组中,名患者(5.9%)出现复合终点,安慰剂组为名患者(7.4%)。与安慰剂组相比,达格列净组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后复苏成功或猝死的风险降低了21%(HR:0.79,95%CI0.63-0.99,P=0.)(图2)。

图2.DAPA-HF研究事后分析:Kaplan–Meier曲线(包含室性心律失常的复合终点)

敏感性分析:研究采用更严格的复合终点剔除了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的笼统性不良事件报告的结局,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达格列净组依旧能够降低复合发生率23%(HR0.77,95%CI0.62-0.97,P=0.)。且在室性心律失常结局的轻微改动后,结果仍具有一致性(图3)。

图3.DAPA-HF研究事后分析:敏感性分析

亚组分析:在关键亚组中(是否缺血导致,左心室射血分数不同,NT-proBNP分层,是否既往心律失常病史,是否植入除颤装置,是否有糖尿病,纽约心功能分级,是否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心衰病程长短,收缩压分层),达格列净的使用对降低复合终点风险基本呈一致性的影响。其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亚组:1)与高于NT-proBNP中位数水平的患者(HR0.96,95%CI0.72-1.27)相比,NT-proBNP低值组(HR0.58,95%CI0.40-1.02)复合终点事件降低幅度更大;2)与没有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withaDefibrillator,CRT-D)植入的患者(HR0.71,95%CI0.54-0.93)相比,在有ICD/CRT-D植入的患者中,达格列净对复合终点事件无显著改变(HR0.99,95%CI0.67-1.45),尽管交互作用P值为0.(图4)。

图4.DAPA-HF研究事后分析:亚组分析

研究结论

ESC丨DAPA-HF

分析表明与安慰剂组比较,达格列净的使用能使HFrEF患者发生包括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后复苏成功或猝死在内的复合终点风险降低21%。

专家点评

ESC丨DAPA-HF

HF和心律失常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相关性,HF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泵衰竭或心源性猝死,其中多数为室性心律失常所致,这也被ICD带来的的获益所证实。然而,ICD是预防猝死的最后一道防线,仅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同时还可能带来误放电、植入相关并发症等问题。上医治未病,如果能够将预防猝死的战线前移,从根本上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许能够进一步减少猝死事件。然而,CAST[3]、SWORD[4]、EMIAT[5]以及ANDROMEDA[6]等诸多研究的结果表明,单纯的抗心律失常治疗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反而可能带来死亡率的增加。随着近年来HF药物治疗领域的飞速发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Receptor-NeprilysinInhibitor,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ReceptorBlocker,ARB)、β受体阻滞剂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ineralocorticoidReceptorAntagonist,MRA)等药物的应用使得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猝死的发生率也已经明显降低,但猝死仍然是HF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如果能够在猝死的上游治疗中有所突破,或许可以进一步改善HF患者的预后。

近两年公布的EMPEROR-Reduced研究[7]和DAPA-HF研究[1]结果均表明SGLT2i对HFrEF患者具有独立于糖尿病的心脏保护作用,因此也被此次ESC同期发布的HF指南[8]加入到HFrEF的一线治疗当中,最新公布的EMPEROR-Preserved研究更是使得恩格列净成为首个在HFpEF领域获得成功的药物,但这类药物产生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既往研究表明,SGLT2i对心室负荷、心室重构、自主神经功能、血清电解质、离子通道(Na+-H+交换泵、晚钠电流)以及心脏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domain-likereceptorprotein3,NLRP3)炎症小体的有益作用可能是其心脏保护作用的产生机制,这些途径或许也能够直接或间接的降低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9-11]。最近的一项纳入22项试验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SGLT2i能够减少VT的发生[12],但迄今仍无临床研究直接证实这类药物对心律失常以及猝死的影响。为了验证这一假说,JamesCurtain教授等研究者对DAPA-HF研究进行了二次分析,并在年ESC会议上公布了这一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达格列净能够显著降低包括首次发生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后复苏成功或猝死在内的复合终点达21%,对几种不同的终点事件也存在一致的效应,这有效验证了研究者所提出的假说。从Kaplan–Meier曲线中可以观察到,两组的曲线分离主要发生在9个月以后,这远超过达格列净发挥利尿、降糖作用的起效时间,这表明达格列净可能通过更复杂的机制改善长期的心脏状态。

为了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研究者进行了详尽的敏感性分析。在亚组分析中,达格列净在大多数亚组中均存在一致的有益效应。在背景用药方面,由于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率整体较高(≥94%),研究者仅在使用率稍低的MRA(70%)上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否使用MRA,达格列净具有一致的保护效应。这提示无论是否已应用最佳药物治疗,达格列净均可提供额外的心脏保护作用。遗憾的是,研究中ARNI的使用率较低(11%),达格列净能否在ARNI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无法得以验证。此外,缺血性HF的猝死风险比非缺血性HF更高,两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机制也有所不同,非缺血性HF对ICD的反应似乎也更差[13],因此缺血/非缺血性HF亚组的分析结果也引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119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