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这些常识其实是在悄悄伤害你的心脏
“做完手术不就结束了嘛,康复自己在家做做就行了……”
“术后康复水平不一,很多都不专业,效果难以保证,算了吧……”
“心脏这么大的手术,做完我还是回家养着吧……”
“我觉得,术后康复听医生的就行了,我这心脏搭桥刚做完,医生说让我回家好好养着,按时吃药……”
提起心脏疾病的种类,很多人脑海中能出现一部《辞海》,但是讲起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法,迫于技术或经济限制,很多人脑中只有一部《新华词典》,而如果坐而论道讲起术后康复,恐怕有更多人需要从“拼音”学起。
相信很多人,包括目前在看文章的你,谈到手术后心脏康复,都是一脸迷茫或是谈“动”色变,自然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小编很理解的,毕竟咱们已经习惯“以静制动”,总是对新鲜事物喜欢“保持距离”,也非常信任医生,事事都遵“医嘱”。
虽然平日里,大家都知道“如果不运动会有哪些危害”,可是“心脏刚做完手术,医生说回去养吧”大家就这么把“康复运动”拒之门外,理直气壮。
而实际上呢,为了达到心脏手术的最佳效果,需要三个部分:
1院内观察和监测;2院外医疗中心专业康复;3院外自理的长期康复行动。而实际上,如果你观察过曾经一起治疗的病友,很多人都在第一道院内治疗之后就戛然而止了,还要撇撇嘴嫌弃你“术后康复”乱花冤枉钱。
“自己在家活动活动不就成了嘛”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无形中被“活动”“运动”搞昏了头。
活动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它只能消耗你“吃喝”下去的那部分能量;而“运动”,是通过计划+强度+时间综合起来获得的,真正有益身心的锻炼性改善。
随着这些年“全民健康”“全民运动”的意识慢慢普及,个性化运动越来越被大家认知和接受。我们分享共同的健身房和私教,以至于出现了专门的健身APP,帮助很多人收获健康和身材。
而心脏术后康复中,运动远远区别于“活动”,运动康复是术后康复很关键的一环,从表面来看,运动自然可以促进体力恢复、增强体质,而放眼长远,更是利于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死亡率。
然而,不适当的运动有诱发进一步病情的风险,比如猝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是加速心衰。关键是评估病情,依据病情出具运动处方,掌握运动方法,并进行运动监测,掌握急救措施。
所以,术后康复一定要专业的环境和人员指导,及时探测心脏和身体状况,并辅以合理搭配的饮食,和病情实时监测,防止其它突发病情。
在心脏康复的专业之路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先对手术情况和心脏情况进行CPX评估(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又称心脏康复的“金标准”)接着针对不同个体,开出个性化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形式、强度、持续时间、频率等。最最关键的,是要有专业医师从旁指导,及时监测心脏康复的具体情况。
哎,想要拥有一颗强心脏,应该没那么难吧~
想了解更多心脏康复内容嘛,
小编这里有个科普活动——
“瑞华心康心脏康复周活动”,
为大家详细讲解心脏康复的原理和攻略,
更有惊喜好礼相送,
快来看看中国心脏病康复市场的开拓者,
对心脏康复有哪些前沿解说吧!
快快点击参与活动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