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交大心脏论坛陆国平教授
在年11月19日上海交大心脏论坛上,来自上海医院北院的陆国平教授向我们详细解读了ACC心脏终点事件评估-3的相关问题。
陆国平教授
试验中,中危人群的定义是主要心血管事件年均发生率约为1%的人群。入组标准是男性≥55岁,女性≥65岁,至少合并下列一项CV风险因素:腰臀比,女性≥0.85,男性≥0.90;近5年内经常抽烟;HDL-C低水平(男性<1.0mmol/L,女性<1.3mmol/L);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或单纯控制饮食治疗的早期糖尿病);早期肾功能不全;直系亲属早发CHD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排除标准为动脉粥样硬化CVD或高血压症状、出现研究用药的适应证或禁忌证、慢性肝病(肝硬化或持续性肝炎)或肝功能异常(ALT或AST>3ULN)、炎性肌病(如皮肌炎)或肌酸激酶>3ULN、采用环孢素或贝特类药物治疗、其他干扰研究进行的严重情况或参与其他实验用药治疗等。
根据随机分组对象的基线特征,LDL-C均值低于NLA建议和CCEP共识的起始治疗标准。HOPE-3研究入组了29%的中国人,有助于为我国CVD一级预防,尤其是他汀药物在中国心血管疾病中危人群中的应用,提供前所未有的重要参考和治疗经验。随机分组后的治疗和随访流程简单,对于实际临床操作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首先在21个国家个研究中心筛选CV中危人群入选者(n=),合格者为名,让他们接受两个活性研究药物治疗,试验期间除去因各种原因退出试验者后剩下人,并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瑞舒伐他汀10mg组、坎地沙坦16/HCTZ12.5mg组、瑞舒伐他汀10mg+坎地沙坦16/HCTZ12.5mg组和安慰剂组。随机分组6周后开始随访(平均5.6年),每6个月评估依从性、副作用和合并使用药物及终点事件。
该研究是一项大规模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安慰剂对照、2×2析因分析的研究设计。第一主要复合终点是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第二主要复合终点是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心脏骤停复苏+心力衰竭+动脉血运重建术。次要终点为第二主要复合终点+具有客观证据的缺血性心绞痛;(降压分支)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卒中。其他终点包括总死亡率、主要终点的各单项指标和安全性。HOPE-3研究平均随访5.6年,研究对象总体随访率为99.1%,研究方案呈现高度依从性。
会上,陆教授分别从降压分支、降脂分支和联合治疗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研究结果。降压分支研究结果显示,剂量坎地沙坦16mg+氢氯噻嗪12.5mg/天可降低血压6.0/3.0mmHg,但不能显著降低中危人群的总体心血管终点事件;仅在血压最高的1/3人群中显著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基线SBP>.5mmHg,均值为mmHg;对血压处于中位1/3者则无影响,对血压处于低位1/3者反而呈有害趋势;降压治疗可导致眩晕/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上升,但昏厥和肾功能不全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降脂分支研究结论是瑞舒伐他汀10mg/天可显著降低25%总体心血管终点事件;治疗组的所有人群中一致呈现临床获益,不受LDL-C水平、SBP、CVD风险因素、CRP水平和人种等基线因素的影响;瑞舒伐他汀的肌病、溶解、新发糖尿病风险与安慰剂相当。与单一安慰剂组对比后发现,降脂/降压联合方案可显著降低中危患者的心血管终点事件;中危患者一级预防的获益主要源于瑞舒伐他汀降LDL-C,仅有约1/3轻度高血压人群可能从降压治疗获益,其他多数人群仅从瑞舒伐他汀降LDL-C实现临床获益。
总结最后,陆教授总结,“HOPE-3研究启示我们,他汀可作为中危人群一级预防的基础用药。瑞舒伐他汀长期使用具有优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对CVD中危人群,建议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及早启动他汀药物治疗。在CVD中危人群中,除非明确合并高血压,否则没有必要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血压正常的人群,临床获益仅源于LDL-C,降压治疗反而可能导致不良影响。”
会议花絮:
会议现场人气满满!
——END——
《心脏时讯》现场采写~凯德传媒《心脏时讯》为凯德传媒旗下学术平台之一
致力于心脏病领域学术及会议活动的推广与服务,若您有任何疑问,或有相关的广告合作、会议合作或活动信息需要发布,欢迎您致电或邮件至webmaster
kdmedia.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白癜风能治愈么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jc/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