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冠心病人要会自己摸脉
冠心病人应养成脉搏自测习惯
一般,冠心病患者的心跳次数控制在每分钟50-60次之间比较满意。医生在随访冠心病患者时,最重要的一项观察指标就是数其心跳次数,看是否符合上述要求。患者在家也应养成监测自己脉搏的好习惯。
正常人的心跳次数应该在每分钟60-次左右,休息的情况下多数在每分钟60-70次左右,活动、进餐后或激动时心跳次数可增加,甚至超过每分钟次以上。心跳越快,人体消耗的氧就越多,因此机体需要更多的氧供给其活动。
冠心病患者由于供应心脏的血管出现了狭窄或堵塞,因此影响了心脏的供血和供氧,导致他们在运动等耗氧的情况下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因此,医生常会给冠心病人开一种减慢心跳次数的药物,称为β受体阻滞剂,例如康忻(比索洛尔)、倍他乐克(美托洛尔)等,目的是减慢患者的心跳次数,减少心肌耗氧,缓解心肌供血不足。
如果冠心病心跳太快,可能需要增加减慢心跳药物的剂量,反之可能需要减少减慢心跳药物的剂量。如果患者心跳次数在控制很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减慢,伴随或不伴随胸闷等不适医院就诊。因为有一种类型的心肌梗死会引起心跳的突然减慢,尤其是伴随有胸闷、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有排便感现象的患者更应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常常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应当立即就医。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一过性眼黑和晕厥等症状。
数心跳最简单的办法是触摸手腕的脉搏,一般通过数脉搏次数可反映心跳的次数。可以数15秒钟的脉搏次数,然后乘以4,就是1分钟的脉搏次数,即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但是,房颤的患者和频发早搏的患者数脉搏不能反应患者真实的心跳次数,医生用听诊器或做心电图才能正确判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d/1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