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首例只有175克还没有导线,这样

推荐阅读:

本周,浙一专家坐诊时间

3月23日,全县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成功植入一位77岁老人心间,填补了县域空白的同时,为全县及周边县市被心率失常困扰的患者提供了更多可能。

无导线的起搏器长什么样?有什么优势?这位患者又为何选择无导线起搏器?让小编慢慢道来。

3月19日,反复头晕、黑曚、心悸半月的金奶奶一阵发晕,跌倒在地,数秒钟后才悠悠转醒。这一跌,让金奶奶摔得脸部大面积淤青肿胀,医院就诊。

结合金奶奶自述症状和心电图显示“频发房性早搏、窦性停搏,大于3.0秒共27次,最长为10.4秒”等结果,急诊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收治入院,到心血管内科作进一步诊疗。

住院治疗中,进一步检查显示,金奶奶身患病态窦房综合征、窦性停搏、二度窦房阻滞、频发房早,有植入心脏起搏器绝对指征。

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艳梅解释道,窦性停搏会让心脏停止跳动,短时间的心脏停搏,会引起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如果停搏时间延长或过长,患者则会产生黑曚、抽搐,乃至昏迷、猝死。“目前,安装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因病态窦房综合征、窦性停搏引起心率失常的最优选择。”

然而,经过研判,传统心脏起搏器并不适合金奶奶。原来,金奶奶体型消瘦,是冠脉PCI术后病人,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传统起搏器的囊袋容易让其出血感染。同时,她存在心脏扩大,三尖瓣反流,而传统起搏器电极导线会加剧三尖瓣反流。而金奶奶自己也不想以后“背着”个起搏器,影响生活。那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在和医生的沟通中,患者及家属了解到了无导线起搏器,便主动提出了想在我院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想法。“无导线起搏器是一项新技术,与传统起搏器相比,体积更小,创伤小、恢复快,还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刘艳梅主任说道,“患者和家属得知后,医院做这个手术,减少去外地就医来回奔波的麻烦。”

医学小课堂——浅识无导线起搏器

无导线起搏技术是目前起搏器介入技术的革命,是起搏植入新技术,开创了未来起搏器植入的新纪元。

与传统起搏器相比,体积小了90%,总体积只有1立方厘米,重量超轻,为1.75克,无囊袋,无导线,无伤疤,预防和囊袋与电极相关的一切并发症,术后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胸部无切口、胸部无凸起、胸部无伤疤,不需要制作囊袋,活动不受限制,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理论可用年限达到12.8年,为传统起搏器的1.5-2倍,同时兼容1.5T/3.0T的全身MRI检查。

手术时间30分钟左右,节约术者及DSA占用时间,术后短时间的静脉血管穿刺口管理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01传统起搏器植入示意图02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示意图

虽然之前并未开展过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但面对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希冀,刘艳梅第一时间与下沉在我院的浙一心内科专家张磊主任医师就患者病情进行讨论,并制定了手术方案,得到了院领导的全力支持。刘艳梅说,“作为医生,我们的原则是要为患者负责,在开展这项新技术上,浙大一院心内科的支持给了我们很大的底气。”近年来,在浙大一院的帮扶指导下,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上取得了快速进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

手术当日,浙大一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郑良荣教授与刘艳梅主任共同完成了右股静脉造影+右心室造影+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术后,金奶奶终于告别了头晕、黑曚等症状。在浙一的帮扶下,我院心血管内科再次突破,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年9月,我院和浙大一院合作办医后,两院合作不断深入。

目前浙大一院心内科专家、浙大一院浦江分院常务副院长张磊主任医师立足当下、谋划全局,她推行“做大做强大综合,做精做专小专科”的学科发展战略,整合资源精准帮扶,多学科联合开展新项目新技术。

在她的带领下,浙一下沉专家们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的同时,精准推动科室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为我院培育出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在浙大一院肛肠外科陈文斌主任医师的帮扶下,肛肠外科已能独立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在浙大一院肾内科专家的帮扶下,我院开展了肾穿刺技术;作为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浙大一院心内科郑良荣教授更是全力帮扶心血管内科,开展了各类起搏器植入术包括左束支区域起搏植入术、心脏电生理、室上速、房颤射频消融术等手术。

五年多来,下沉专家团队找准分院发展的短板精准施策,再加上医疗资源的协同共享,医院的医疗技术不断提升,也让基层百姓更愿意留下来。

专家介绍张磊

张磊,博士,主任医师,浙大一院浦江分院常务副院长,浙江省预防医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代谢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具有25年的心内科工作经历,深入临床第一线,擅长诸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对危重病包括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造诣深厚。在科研方面,主要深入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承担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发表多篇SCI论文,并获得相应奖励。

擅长治疗: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坐诊地点:门诊四楼名医馆

●刘艳梅●

刘艳梅,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

浙江省县级医学龙头学科带头人、金华市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金华市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才、金华市名医、浦江县第八批、第九批科技拔尖人才;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力衰竭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高血压分会浙江省委员、中国医促会高血压分会会员、金华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在县域内率先开展起搏电生理等介入技术,填补了浦江县该领域的空白。主持完成浙江省卫健委课题2项,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三等奖,浦江县科技进步二等奖;金华市科技局课题2项,县级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论著1部。

擅长治疗:各种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治;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与管理,尤其在心力衰竭,房颤,高血压等疾病管理上有较深的造诣。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房颤心衰专病门诊)、周四全天

来源:党政办

编辑:黄天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12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