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以下5类病属老年病,没必要过
一旦上了年纪,人体各组织器官开始走下坡路,机能逐渐退化。步履蹒跚、小心翼翼、浑身乏力、腿脚不便、肌肉酸痛、眼神不好等等,皆属于正常现象。
很多老人由于其他因素卧病在床,不能自理,他们宁愿草草结束生命,也不想拖累儿女、苟延残喘。这种想法自然要不得,老人没了中心散了,父母好好活着,才是给孩子最大的动力和支柱。
人不能不服老,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由此一来会给身心造成极大创伤。以下几种病,没必要过多治疗,不是你病了,是年纪大了。
提醒:以下5类“病”属“老年病”,没必要过度治疗,进来了解
—老年味
生活中,可能会闻到老年人身上总飘出一股莫名其妙的臭味,令人难以靠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尤其是农村老人,清洁不到位,味道更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老年人体内会分泌一种名为恶臭醛的物质,加上清洗不到位,自然会散发味道。
没必要寻医问诊,过度治疗,无需服用保健药。每天养成更换衣物、洗澡、刷牙、清洁的良好习惯,味道逐渐减轻。
—骨刺
对于骨刺,大家十分陌生。但要提到骨质增生,必然略懂一点。骨刺属于骨质疏松一类情况。
身体关节受不良姿势、为了压力长期压迫下,其软骨处受到伤害,自行修补过程中出现增生,便是我们所谓骨刺,这也是人上了年纪的正常生理表现。
50岁后,身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关节处炎症容易受环境影响出现纤维化。加上平时不爱运动,肌肉力量及柔韧性降低,激素异常,内分泌紊乱,诱发骨质增生。
单纯骨质增生没必要过度紧张害怕,这属于关节自我保护的一种应变现象,摆平心态应对,出现不适咨询医生。
—便秘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无论哪个年龄段都会出现便秘、窜稀情况,由于年龄问题,老年人算是高发人群。
随着年龄持续上升,新陈代谢能力下降,消化系统逐渐衰老,肠胃蠕动也慢慢减缓,粪便囤积起来,无法如年轻时顺利排出,久而久之诱发便秘。
老年人出现便秘没必要特别治疗,可以从生活习惯入手。多吃根茎类深色食物,减少高油高脂高盐等高热量食物摄入,补充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同时伴随适量运动、多喝水,一段时间后症状即可缓解。
若是生活习惯改变后得不到解决,医院检查就诊或是肠胃疾病引起。
—甲状腺结节
随着环境改变,甲状腺结节患发率大幅上涨,更是有了“十甲九结”的说法。老年人身体素质低,更容易患甲状腺结节。
临床不完全数据统计,95%以上甲状腺结节为良性,只有少数为恶性,但作为懒癌,切除后积极治疗,可实现完全治愈。
若在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一定要进行病理检查,诊断为良性还是恶性。若是恶性,必须要通过手术切除,良性结节无增长无明显不适,没必要针对治疗,平时注重复查即可。
—心脏早搏
顾名思义,心脏早搏指心脏跳动速度过快,违背了窦性心律。任何生物都存在心脏,心脏跳动频率、速度决定了生命健康及迹象。
若是年轻人出现,心脏早搏、心绞痛一定要引起重视。或是出现心脏类疾病,早早就医治疗,预防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但老年人却恰恰相反。老年人身体素质差于年轻人,加上本身存在基础性疾病,增加患心脏早搏几率。
个别人还会出现心律不齐,比较常见,没必要过度治疗,若同时伴有心绞痛、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情况,需引起重视,或是斑块破裂前兆。
若老年人存在上述几个症状,压根不用过度治疗,平时放宽心,当影响到了生活质量,使人焦虑时可干预,但过于恐慌,反而是给自己找气生、找罪受。
生活中,60岁以上70%老年人存在三高问题,平时好好控制、坚持服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波动不大则不用担心,相信自己。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无法受控。每个年龄阶段身体各有差异,如果刻意按年轻标准衡量自己,完全属于徒增烦恼。
结语:保持健康,良好心态是基础,不要为难自己。
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感谢阅读。
#健康科普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13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