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危机的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很多人都觉得没什么大的影响,对身体没危害,殊不知室性早搏暗藏危机。

34岁的李女士体检时心电图发现有频发室性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一天中室性早搏次,她既往没有心脏病史,而且没有心慌、憋气等任何不适。医生建议药物治疗,注意休息,工作减压,三个月后复查。李女士心想,没有任何症状,不影响生活、工作,真没拿它当回事儿,医生开的药想起来就吃,忘记了就没吃。这样持续了一二个月,有一天在工作中突然晕倒,幸好医院才避免了生命危险。

室性早搏是由于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提前发出的电冲动引起心室除极,而出现心脏提前搏动的现象,称为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或严重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完全无症状,心悸,胸闷气短,易疲劳,胸腔不适或疼痛感,头晕眼花,到恶性心律失常引起晕厥甚至猝死。心电图表现为QRS波提前出现,其前无P波,形态宽大畸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时间0.12s,其后有完全代偿间期。

室性早搏危机四伏

正常人在情绪激动、紧张、过度劳累时都有可能有少数室性早搏,一般不会超过次/24小时,少数病人甚至上千次,只要适当休息,消除精神紧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就可使室性早搏消失,单纯偶发室性早搏基本没有危害,也不需要治疗。

室性早搏数目大于1万次/24小时或10次/分为频发室早,长时间频繁发作,可引起心脏结构改变,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严重者引起心力衰竭。

据统计,室性早搏未及时处理引起心源性猝死风险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52%,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40%。

室早诱因

紧张、焦虑、劳累。

喜欢饮酒、喝咖啡、喝浓茶。

药物影响,如长期应用心律失常药物(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均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血症。

上呼吸道感染

室早的分类

功能性早搏:多见于健康人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子,常因过劳、精神紧张、消化不良、情绪激动或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因素引起,往往在运动或心率加快时早搏减少。功能性早搏一般为良性早搏,对健康影响不大。

器质性早搏:由某些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常见于心肌炎、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洋地黄等某些药物中毒等,早搏常在运动或心率加快时增多。

室早的治疗

单纯偶发的功能性室性早搏一般不会超过次/24小时,基本是没有危害的,不需要治疗。只要适当休息,消除精神紧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就可以减少室早的发生。但是,如果早搏数目过多(大于/天),即使暂时没有器质性疾病,也需要治疗。

最新的研究提示长期频发室性早搏即使没有症状也会引起心动过速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对这些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早的患者,应该选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如果药物控制不佳,应选择射频消融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

器质性早搏常是某些严重心脏疾病病情加重的“预警信号”,必须积极治疗。这种室性早搏的危害是室早可能触发室性心动过速而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对于器质性早搏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的方法主要是病因治疗和抗早搏治疗。对于引起早搏的器质性疾病,多可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病等检查手段确诊。

室早的预防

一、心情放松

第一次发现早搏时不要过于紧张,其实每个人基本上都或多或少有早搏,过于紧张反而会诱发早搏。

二、改变生活习惯

生活保持规律,要改正不良生活陋习,如吸烟、饮酒、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等。不吃刺激性的食物,注意多休息,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

三、原发病治疗

积极治疗引起早搏的原发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等

四、适当服用抗早搏药物

如美托洛尔等。

重要提醒1

频发室早的危害性应给予重视,千成不要麻痹大意,应积极寻找室早的病因并及时纠正。

2

对于平时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的患者应做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定期体检发现问题。

3

对于频发的室性早搏,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定期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复查。

4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者,应该早期积极选择射频消融治疗,彻底根除室早触发病灶,避免心脏功能的恶化。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去哪里治
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19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