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的饮食指导
人都离不开一日三餐,病人的饮食搭配更为重要。合理的饮食指导是保证心脏手术病人术后营养供给,避免全身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代谢失衡,减少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促进伤口愈合及康复的有效措施。
术后病人进食原则与观察重点心脏手术病人可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因此,我们对各种心脏病术后病人的饮食应分类指导,合理的食物组成,并根据年龄、病情及手术方式调整饮食,可以使心脏术后病人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进食情况,经常巡视并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严密监测水与电解质变化,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h出入量,有呕吐者观察呕吐物量、颜色、性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确保病人手术后的安全性,提高手术成功率,为心脏手术病人顺利康复提供基础和保证。
术后病人进食策略1结合术前向病人了解到的平时饮食习惯,按术后营养支持的要求,尽可能满足病人饮食需求。根据病人情况酌情给予营养支持,包括水、电解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部分心脏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水肿、食欲缺乏。而过量进食进水又可加重心脏负担而导致心功能衰竭的发生。因此,心脏术后清醒、拔除气管插管6h即可饮水,观察有无呛咳、呕吐等,当天暂禁食;
3术后拔管第二天,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进食。先嘱病人喝少量米汤,每次50~ml。2h后若无不适,可进食少量白粥;
4拔管第三天,若病人精神及食欲欠佳,进食同第二天。若精神好转、食欲增加,可进食瘦猪肉、去皮鸡肉、鱼肉加少量葱或蔬菜烹调而成的半流质和汤。
5注意进食含钾较高的水果,如香蕉,适量进食水果也可防止便秘。能下床活动后可渐改为普食;进食要求少量、多餐,保质、限量,每餐控制在~ml,儿童减半,间隔2~4h,并根据尿量、输液量及中心静脉压控制进食和进水量。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