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节健康月世界心脏病日你能听懂心脏
年9月29日
是第20个世界心脏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将心比心
“咚-哒,咚-哒…”心脏跳动的旋律。“咚”代表心脏开始收缩,血液由心脏射向动脉;“哒”代表心脏开始舒张,血液由静脉进入心脏。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几乎可以等同于我们的生命。
控制心跳很重要
太快太慢都不行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就是一分钟你那颗小心心“咚-哒,咚-哒…”的次数,“咚-哒”算一次,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频率,它是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
正常情况下,人的安静心率(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70-80次/分,一般一天心跳平均超过10万次。对于一个活到78岁的人来说,一生中大约有33亿次心跳,即使在你休息或是沉入梦乡的时候,心脏仍在辛勤工作。
心跳过快-
心跳每分钟次以上
心跳过快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正常人在运动、兴奋、情绪激动情况下心跳会增加,这种就是生理性的心跳过快,一般不用处理,会自行恢复正常。如果是因为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跳增加,就是病理性的心跳过快,如果不加处理,可能会持续下去。长期心跳过快,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发现,心跳每分钟多10次,糖尿病发病风险就会增加23%;心跳每分钟多5次,可使心血管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增加15%。
小贴士
改善心跳过快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锻炼。坚持轻度体力活动或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
如果伴有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医院进行一步检查。
高血压患者,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
心跳过慢-
心跳每分钟在60次以下
心跳越慢越长寿?心跳慢(非病理性因素)且搏动有力,关键时刻要能快得起来,这才提示身体真的健康。心跳一直过慢或同时搏动较弱,容易造成血液流速减慢、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而导致全身器官的供血供氧状况变差,可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短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甚至死于睡梦中。
小贴士
如果有胸闷、乏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进行一步检查,比如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心脏跳得不规律
正常的心跳是非常有规律的,“咚-哒,咚-哒,咚-哒…”。这种规律是由心脏上的一个小豆豆控制的,叫“窦房结”,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
健康的心律应该是十分均匀的,心脏病或心脏神经调节功能不正常时,可出现心律不齐或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窦性心律不齐
通常心电图的“心律不齐”全称为“窦性心律不齐”。含义有两层,一层是窦性心律,也就是说基本心律还是正常的;第二层意思是心律不齐,就是说本来应该很有规律的跳动,没有那么规律了,间隔有的短有的长,但通常这种差别并不很大,多见于年轻人,问题一般不是很大,一般也不需要治疗。
小贴士
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不是心脏病。
当有心悸、心慌、头晕或胸闷等症状时,应该警惕是否出现心律不齐,医院进行检查。
心脏早搏
早搏在临床上很常见,可以发生于正常人或者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根据早搏的起源部位一般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
正常人群中约70%~80%的人会有偶发性早搏,这是心脏自身调节的一种手段,并非病理现象。一般认为早搏24小时大于00次对于心脏及身体有危害,特别是室性早搏。
小贴士
如果排除了器质性的心脏病,大多数早搏不需要特殊治疗,有症状的可以对症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对于频发的室早或患者自觉症状明显的早搏均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有些需要手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bzl/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