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过度真的会损害心脏健康

春暖花开,又一轮密集赛事轮番轰炸、遍地开花。如此大量的比赛和备战会不会造成运动过度?会不会损伤我们的心脏?我们的家人、朋友、当然还有我们自己不由产生了担忧。

跑步对心脏究竟有利还是有害?

一般而言,锻炼对心脏健康大有益处。无数大型流行病学研究都发现,锻炼身体的人患心脏病或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要比久坐不动的人要低得多。

但这些研究在给予我们鼓励的同时,也隐含着些令人不安的信息。有研究表明心脏效益曲线往往呈U形,运动过少或过多都会使风险增加,但二者机制不同:久坐不动或运动过少的超重者,更易出现高血压、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心脏周围脂肪增加、心肌病、交感神经活性升高、睡眠呼吸暂停;而运动过多者易出现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心房扩张、心房重构、纤维化和炎症,结果均能导致房颤发作。

频繁的运动训练确实会引起“心脏的生理和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在剧烈运动之后,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流出进入体液——这与骨骼肌大量运动后的情况类似。不过,这些状况通常几天内就会恢复。长期反复这个重构的过程,心脏就会出现适应性改变:左、右心室扩大,从形态上开始与那些非运动员的心脏有了很大差异。

这些变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有益的,对于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也必不可少。不过,世事总有例外,有些人表面上健康,但剧烈运动却可能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

某些器质性的性心脏异常,如心肌病(心脏肥大)或长QT综合征(心脏电活动的紊乱)的患者在剧烈运动时,病情可能加剧。虽然心脏重构对大多数锻炼者有益,但对上述患者却有害。一些研究发现剧烈运动的健康效益从统计学上偏低,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

目前影响心脏损害的因素仍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研究。但总的来说,与运动过度相比,运动过少为心血管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因此热爱跑步的朋友们还是放心地坚持下去吧。只不过跑步毕竟是有一定负荷的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取之有道,才能趋利避害。

跑步者如何增加心脏效益、避免心脏损害:

相信真相,对各种流言不必恐慌

在跑步热潮掀起的当下,一些科学或不科学的流言与质疑也随之而来。对这些信息的最佳反应不是恐慌或避免剧烈运动,而是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相信真相。如果你在运动中出现过不寻常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那么最好接受一些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一些潜在的器质性疾病,若发现需及早治疗。如果一切正常,那么大可不必担心。对于别人轻易发出的“跑步折寿”之类的流言,你可以一笑而过,因为他们和你“不在一路上”。

保持健康、规律的饮食和作息

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对于因不良生活习惯而引起的心血管损害,运动的预防效果要大打折扣。例如,不少跑友开始跑步后还没改掉吸烟、喝酒等习惯。饮酒会造成人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破坏内质网的动态平衡,运动后马上喝酒,全身肌肉、包括心肌的修复功能会受到不良影响。酒精还会通过神经系统而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跑步前后喝酒会进一步加重心肌负担。吸烟同样也是百害而无一益,对肺功能的损伤可谓是跑者天敌。而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垃圾食品,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引起血管通过性和血液流动性都变差,加大了跑步时的心脏负荷。晚睡、睡眠不足会在短期内增加皮质醇水平,使血压升高,长久还会危害神经系统。因此,改掉一切不良的饮食、作息习惯,才能让跑步避免劳损、发挥效益。

训练和比赛量力而为

看到身边无数的朋友晒成绩、晒跑量、晒奖牌,相信很少人能够不心动。于是盲目的跟风、炫耀、攀比也随之而来。但是,你正想超越的背影,只是你暂时的对手,而自己才是永远的对手。所以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记住不要被现场气氛或对手而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尽量保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同样的运动量,不系统、不科学的训练对于心脏的负荷则要大得多。例如一段时间缺乏训练后,心脏承受能力本身就弱,如果突然进行“补救训练”强度过大,无疑雪上加霜。而不科学的训练安排,如超出自身能力的连续大强度、训练负荷忽大忽小,都需要避免。业余跑者还需特别注重有氧与核心力量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注意有氧和无氧跑的比例分配,过多进行无氧训练、缺乏有氧训练可能造成心血管压力过大的同时,身体其他一些方面的代谢机能却缺乏刺激,导致付出很多代价却收效甚微。因此,打好有氧与核心力量的基础,训练系统、循序渐进,才是效率最高、负荷最小的办法。

推荐阅读

如果你有这些姿势,小心膝盖!

春回大地,赛季伊始,跑者需谨防这五大陷阱

退役=发福真的是不可扭转的僵局吗?

如何区别对待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

◆◆◆◆◆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14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