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高发期,牢记8个发病前兆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心脏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高达54.4万/年,位居全球各国之首。心脏性猝死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多数人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很少有人能幸获生机,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猝死发作的前兆及预防,供大家参考。

猝死前兆的识别

1、胸部

胸痛最危险、最多见的情况为急性心肌梗死。约有一半的人在猝死前出现过胸痛症状,并伴有呼吸急促。并且93%的人在猝死前的24小时内,有症状反复发作的情况。

2、胸闷

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心源性心肌梗死。

3、呼吸困难

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多是很危险的,如急性左心衰、气胸等都能导致呼吸困难,可迅速危及生命。

4、心慌

心慌往往是患者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心脏病发作前数周或数月,患者会不定期突然发生心脏不规律的跳动,多会感到心慌。

还有的患者则表现为心跳过缓,如果心率突然低于60次/分钟,尤其低于50次/分钟,可能是严重的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尤其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减慢,也是猝死的危险信号。

5、不明原因疲乏

患者不明原因就感觉疲惫不堪,或伴有胸闷、水肿等其它症状,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

6、失眠且惊醒

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冠状动脉猝死风险。如睡眠中被憋醒,或患有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会增加夜间猝死风险。

7、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早识别早治疗。

8、憋气、明显的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危险因素的预防

猝死是患者猝然死亡,突然发生,不可预料的,因此临床上以预防为主,尤其是预防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控制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治疗脂质代谢异常,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科学饮食,进行有氧运动,少量饮酒,戒烟。同时需要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定期体检。

猝死看似不可预防,但从生活习惯、情绪方面做调整,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就有可能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

1、每天保持6小时睡眠;

2、清淡、低脂饮食;

3、戒烟、戒酒;

4、适量运动,改善身体健康,培养有耐受性的心肺功能;

5、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及避免焦虑抑郁的出现;

6、培养兴趣爱好。善于调节自己的身心压力。

心脏性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80%以上的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所致。而引起心脏性猝死最直接的原因80%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是心脏性猝死最直观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生,需要早期识别,立即就地抢救,抢救务求争分夺秒。

(转载自红杏e生)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权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17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