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过厦门42岁急诊医生心脏骤停去世,气
“母亲是船,母子同舟。船翻了,孩子怎么保得住?”
这是刚完结的《急诊科医生》中一段医生的经典独白。
对于急诊科医生潘海晖来说
他扶起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之船
但当他自己翻船时
却再也无法扶正
运动时心脏骤停去世潘海晖
医院(医院)
急诊科副主任,今年42岁
本是大干一番事业的年华
他却永远离我们而去
……
12月1日下午
他还在急诊室抢救患者
仅隔一天
他自己就成了患者
12月2日,潘海晖在羽毛球场运动时心脏骤停,虽经过现场心肺复苏及随后二十多个小时的各级专家抢救,他仍在3日下午2时被死神夺走了生命。
▲医护人员紧急抢救潘海晖。
12月2日
这一天对厦门医疗界来说
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一天
而这一天
潘海晖的女儿正好半岁
潘海晖的同事告诉记者,潘海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儿子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优异;女儿才半岁,深受大家喜欢。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医院任职护士。
在患者眼中他值得信赖在患者眼里
潘海晖是一个好好先生
不管是不是上班时间,只要有患者前来咨询,他都会仔细地为他们讲解,从病因、用药、治疗到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如何养护,事无巨细。
患者高先生
对我们是出了名的有耐心、负责任,我很信赖他。不仅是我,很多被他救治过的患者生病了都会找他看病。
他对待病人像亲人?三个月前,一位70多岁的老人慕名来找潘海晖看病,原本没看门诊在病房工作的他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接待了老人。知道老人不认识去病房的路,他还专门接上老人。“他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潘海晖的同事说。
主动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还有一次,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正在进行应急演习,急救车送来3名重伤者,演习立即变成了实战。当时,其中一名伤者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另一位颅骨骨折,第三位左耳被撕裂,左大腿骨折。
当他得知这位大腿骨折的伤者刚到厦门三四天还没有找到工作,在厦门也无亲无故时,医院和同事为他开辟绿色通道,医院垫付。
像大哥一样照顾同事潘海晖的办公室十分整洁
他茶杯里的茶还没来得及喝完
但坐在位置上的这个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
人生没有如果。但如果时间倒回到高考填报志愿时,我相信他还是会选择做医生,因为他太爱这个职业了。
潘海晖的朋友“他就像水一样温和”二院急诊科主管护师陈晓梅
红着眼眶,哽咽地对记者说
二院急诊科
主管护师陈晓梅
他上周五上午还在看门诊,下午在急诊室抢救患者,上周六就躺上了抢救台,明明自己是心肺复苏的专家,却救不了自己。
陈晓梅与潘海晖共事了十余年,在她的记忆中,潘海晖没有发过一次脾气,也从来不会抱怨,“他就像水一样温和,不管病人怎么发牢骚,他都会心平气和地去化解。”
潘海晖对待同事非常上心,身为副主任的他从不会“使唤”同事,只要是自己能做的,都亲力亲为。据陈晓梅回忆,潘海晖只要看到同事经过,他都会先停下手边的事,礼貌地称呼他们,然后露出一个微笑。
照顾、帮忙、记录……急诊科经常会碰到醉酒闹事的病人,不少护士会很委屈,他会安慰这些护士,给护士倒杯水,坐下来和她们谈心,像老大哥一样照顾这些年轻的护士。
中午时间,作为科室副主任,他本可以休息,但是看到别的医生很辛苦,他就帮别的医生顶班,从今年6月到现在,他几乎中午都没有休息过。
急诊科许护士长告诉记者,昨天在整理潘海晖电脑时才发现,他把从年到急诊科以来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电脑里,无论是和同事们的合影还是工作的笔录,都一字不漏地记了下来。
潘海晖的哥哥在新加坡
多次建议他去新加坡工作,但他总是说:
“我放不下医生这个职业,医院,
我对这里是真的有感情。”
过去的日子
潘海晖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
许多濒死患者在他手中起死回生
但这回
他却没能再赢一次
……
健康提醒
气温骤变时,注意保护心脏
近期,冷空气一波接着一波,气温骤变和低温时,容易加重心绞痛、心梗和猝死发生的几率。
记者从厦门医院了解到,每年厦门市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人数大约为人—人,医院外发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导致严重后果。
厦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叶涛表示,这一波寒潮到来后,医院收治、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数量较平日有所上升。
“寒冷让靠近体表、四肢的血管收缩,回到心脏的血液就多了。心脏工作负担增加,血压升高,发生心梗、卒中的风险都会升高。”
叶涛提醒,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患者及家人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把握黄金救治的分钟。
除此之外,一旦出现胸腔、颈部、下颌等部位疼痛或者憋气、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应该立刻停止所有活动,静坐或者平躺休息。如果有冠心病病史或者心脏病病史,胸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叶涛建议,寒潮来临,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史或危险因素的人要注意保暖,以免诱发心肌梗死、中风、心衰、猝死等现象。市民平时要注意预防保健,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当运动,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来源:海西晨报
编辑:陈璐佳
审稿:陈丽贞
监制:徐立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