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视点心脏标志物POCT将带来怎样的
来源:生物谷
POCT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其涉及面之广,影响面之大,前所未有。正如循证医学中所说“实验诊断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甚至可以改变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POCT把它视为诊断技术的新革命,和对传统检验的巨大挑战。我国POCT心脏标志物检测市场增速约30%,远超全球12%的复合增速,主要用于常见心血管疾病(心梗、心衰等)的快速定量或定性检测筛查。我们认为心脏标志物检测未来趋向标准化,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检测指标的多少、检测时间的长短以及检测准确度。我国企业在方法学批间差方面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技术的提升对提高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诊断流程的变革
检验成为临床对患者进行循证诊治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从医生开具检验单到拿到报告,必须经过十多个步骤,急诊检验最快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日常检验要一天或数天后才能拿到报告,反馈时间很长,作为中心实验室,面对大量的病员,批量的标本,必须这样做,无法省略任一步骤。而POCT在急诊抢救和鉴别诊断中特别有效,如应用心脏标志物判断心肌梗死,避免心肌梗死漏诊,否则可能误人性命。非梗死的患者不需住院,以免造成人为紧张,浪费卫生资源,增加医疗支出。真可谓瞬息之间,人命关天!如晕厥患者的鉴别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如危重患者的即时电解质测定;心脏手术患者、肺栓塞患者PT、APTT测定;如一般抗炎治疗无效患者用基因芯片做细菌感染的鉴定等不胜枚举。
2就诊方式的改变
到医院看病实质上是两大块整体,一块是来看“有没有病”,是筛查性的;另一块是真有病,需医治,是治疗性的。传统的医疗机构分三级(国外称之谓不同的三级护理),现在不管有医院,或逐级就医(以前尚需转诊),医院忙闲不均,卫生资源极大浪费,事实上病员中有一半是去问病,查病的,而有病的当中绝大部分是常见病或多发病,根本医院,造成就医拥挤,卫生资源过度浪费。大部分的筛查、鉴别、随访工作,倘若有正确的方法和合理科学的使用准则,完全可以在基层卫生系统,在患者附近得以解决。
国外从卫生经济学和卫生资源利用率的调查研究发现,同一地区,同样的人口,医院,少量社区卫生所集医院(负责整个地区居民的疑难、重症病员的诊治)和多个社区卫生所(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居民健康保健及随访、护理、急诊处理)不仅节约了资金,居民受益更多,健康程度提高。当然,医院的水平应有相当的提高,其中POCT将起主要的作用即改变以前“问病拿药”的状态,使用POCT,以数据为准,同样实施循征医学的行医模式。
图1:POCT-床边快速诊断
3对传统检验的巨大挑战
我国著名检验专家杨振华教授认为“将来的检验将更接近医院和社区的门诊部,美国在近期多到80%的实验室工作将在距患者只有几步远的仪器上完成,中心实验室仍将存在,负责处理和分析床边仪器不能进行的标本。”另一著名检验专家丛玉隆教授认为“在未来的5-10年内,POCT应该达到检查的70-80%以上,基本改变目前的检验医学格局;当然中心实验室也应该同时存在,主要进行一些复杂的试验;当成本进一步降低后,POCT的发展将达到高峰,而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被改变过程中。”
图2:主要检测方法发展历程
我国的检验科或中心实验室是完全离开患者和现场而独立集中存在,将各个亚专业临床、化学、免疫、微生物、内分泌等在人员、空间和管理上相对独立形成所谓盒子样实验室结构(BoxlikestruCtureinlaboratoryorganization)。随着POCT的发展,检测的地点将转移,转到病房、门诊、急诊、强化监护室、手术室,更接近患者。工作的份额将重新分配,眼前只是部分或偶尔使用的POCT将成为临床检验的主角。而大型的自动化设备成为解决难题,拾遗补缺的手段,所以这实际蕴藏着一次检验医学的深刻变革,现有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操作程序都将因此而变化。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医学诊断必然向着更方便、更灵敏、更准确的方向迈进,POCT的兴起也必然会给就诊方式和医疗行为带来革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