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U马院助手

毕红梅,女,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精品课《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主讲教师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实践、当代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曾获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要讲授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与引领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研究》等,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省政府委托项目、武汉市社科经济项目等;主要著作有《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代西方思潮与思想教育》、《当代青年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多次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社会科学报》、《教育评论》、《求索》、《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研究》、《天府新论》、《探索与争鸣》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视觉文化境遇中社会思潮的传播及引导_毕红梅

《思想教育研究》年6月第6期

视觉文化境遇中社会思潮的传播及引导

毕红梅吴明涛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摘要]随着视觉技术的日新月异,视觉影像的生产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视觉文化也随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导文化形态。在视觉文化境遇中,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其价值理念在娱乐式的表达、煽情式的灌输、隐蔽式的融入中向四周辐射和扩散。透过传播特征的分析,视觉文化境遇中社会思潮传播的突出问题跃然纸上。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人们的理性选择以及思潮调控三个层面。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净化核心价值生态、引导大众情感宣泄、加强视觉媒体监管等途径引导多元社会思潮的发展向度。

[关键词]视觉文化;社会思潮;传播;引导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05

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的需求,当代文明正逐渐从语言文化、印刷文化转向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1]在视觉文化氛围下,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借助于视觉媒体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构成威胁和挑战。所以,在视觉文化境遇中如何有效引导多元社会思潮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图景。

一、视觉文化境遇中社会思潮传播的特征

视觉文化在科技的助推下欣欣向荣,成为大众娱乐、情感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会思潮的传播在视觉文化境遇中不断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一)娱乐式的表达

当我们沉溺于视觉文化景观时,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趁机获得了新的文化场域,在此场域中娱乐是唯一的价值,其他一切都是虚无。正如鲍德里亚所言,“观众陶醉在图像提供的快乐中,所有的突发事件、暴烈场面、各种灾难等,经过电视机的中转均成为一次安全的、不在场的奇遇和刺激,构成一次有趣的历险和满足。”[2]12由此,视觉文化引发了社会思潮传播的娱乐式表达。这一娱乐化传播状态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

1.传播主体图像化。过去人们通过演讲、辩论、集会、散发传单、标志性的事件和著作等方式传播社会思潮,传播主体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而在视觉文化时代下,虚拟图像逐渐代替了人成为真实的存在。这一图像异化过程导致了人们的刺激和欲望被触发,理性被遮蔽。在视觉影像空间中,人们体验到现实生活中从未发生的场景,感受到一定情境下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于是,在“图像沉沦”中人们找到了快感和娱乐,沉浸在视觉空间里不可自拔。

2.传播意义复现化。视觉镜像将社会思潮包裹起来,以虚无化的状态引发暂时性遗忘,使人们陷入遗忘性娱乐营造的梦幻空间。例如许多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冲击淹没了社会思潮传播表达的真实意义,使影片中的价值和意义被遗忘。但是,一旦电影结束,人们则会通过回忆与想象重现那些画面,这个回忆的过程使社会思潮传播的意义顿时鲜活起来。人们会对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展开进一步的思考,进而在与其他观众的交流中增强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同感。社会思潮传播正是通过视觉形象的吸引力使人们暂时遗忘一切来满足人们的娱乐性需求,而在回忆中再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西方价值影响于无形。

(二)煽情式的灌输

让·拉特利尔曾指出“不能低估图像文化,尤其是动态图像文化,由于它们通过图像作用于情感,从而已经并将继续对表诉与价值系统施加深远影响。”[3]视觉文化作用下,社会思潮的传播方式是将其中零碎的、感性色彩浓烈的内容融入图像、影像中去,使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利用人们情绪化的思维认识方式来传播其所宣扬的价值观。社会思潮的这种煽情式灌输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的。

1.感动嵌入式灌输。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人类最普遍的情感特质依然是对弱小事物和人物的同情和关爱。只不过现代语境下大部分人的同情和关爱之心处于潜隐状态,似乎人们都成了“冷血动物”。但是在许多突发事件和灾难面前,人们的同情和关爱之心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潜伏已久的各种社会思潮往往以突发性公共事件为切入口,经由感人肺腑的视觉画面诉说着“家事、国事、天下事”,将感动嵌入视觉图像,调动人们的感性认知方式,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如存在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绝对自由选择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在舞厅旋转,曾在反法西斯侵略过程中起鼓舞作用。

2.愤怒爆发式灌输。如果说感动嵌入式灌输是和风细雨式的洗涤人的心灵,那么愤怒爆发式灌输则是电闪雷鸣般的穿透人的心脏。愤怒的爆发来源于人们对不公平、非正义事件的态度。各类视觉媒体普遍







































昆明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2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苏ICP备12073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