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不洁,竟能引发细菌ldquo吃掉
擅长: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肌梗塞后心脏手术、各种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及胸部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手术;在心脏不停跳搭桥、胸腔镜辅助心脏手术、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及外科+介入联合技术治疗心脏病方面富有经验。
心脏对于人体就像是“发动机”,维持着各种基本的生命活动,而这台发动机中,有个重要的“阀门”——心脏瓣膜。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对于心脏瓣膜,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常听见的“扑通扑通”声音,就是心脏瓣膜的“开合运动”。
人体的心脏有四个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心脏瓣膜生长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大动脉之间,它能控制血流的单方向运动,避免血流逆向流动,从而保证心脏的正常工作。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增大心脏压力,加大其病变风险,还可能引起机体缺血,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其死亡率也比较高,若不及时规范治疗,2年的死亡率可达50%,5年的死亡率可达97%,甚至比癌症更危险。
而常见的因心脏瓣膜问题引起的疾病,下面这种比较容易感染。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菌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起病往往突然,伴低烧、寒颤,全身毒血症症状明显。病程多为急骤凶险,容易掩盖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症状。
由于心瓣膜和腱索的急剧损害,在短期内出现高调的杂音或原有的杂音性质迅速改变。常可迅速地发展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如何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1、少吃生的食物
饮食不洁是导致心内膜炎的原因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细菌对热不耐受,加热三分钟就会有90%的细菌被杀死。但是细菌死亡前它也许就已经分泌了毒素,这种细菌分泌的毒素比较耐热,发病很快,一般1——6小时就会起病产生严重的腹泻、恶心、呕吐甚至是发烧。
细菌毒素还会在体内生长繁殖,从而引发心内膜炎。
尤其是天气炎热的夏季,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冰箱里拿出的牛奶打开后一定要及时饮用,如果没喝完或者没密封好很容易留存细菌。
鸡蛋破碎后要尽快使用,搁置太久容易产生细菌。冻肉拿出来一定要清洗非常干净。
2、积极治疗心脏相关的疾病
如果心脏本身出现问题,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会导致心内膜更容易粘附微生物,患病几率也就大大增加,因此要积极治疗心脏问题。
想要吃的健康,记牢“7句口诀”
在不洁的厨房里隐藏着很多致病的元凶,葛主任也为大家带来了“口诀”——厨房卫生知多少?
“做饭时要戴手套”
做饭的时候,尤其是洗菜切菜的时候最好戴一个手套。
很多爱美的女性喜欢把指甲留的很长做美甲,其实长指甲很容易藏污纳垢,如果真的割舍不了美甲,那么在制备食物的时候戴一个食品手套会比较卫生。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感冒发烧不适合做饭”
鼻子或眼睛如果正处于感染期最好不要制备食物。刚才介绍了细菌容易从上呼吸道进入体内。
“厨房用具要及时清洗”
厨房用具应该及时清洗,尤其是夏季温度很高,如果不及时清洗非常容易滋生细菌。
“手部有伤口不适合做饭”
手或手腕有伤口时最好不要制备食物。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食物不宜久存冰箱”
保鲜食物需要在4度以下冷藏,冷藏周期不要超过一周。
“生、熟食要分开加工”
加工肉制品一定要生熟分开。
“冰箱里的食物要加热食用”
冷藏食物在食用时要进行彻底加热,加热时间应该在5分钟以上才能彻底杀灭细菌。加热时令其中心温度达到度才安全。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除了要预防细菌感染,也要加强对心脏的保护。
补充“钾”元素,养护心脏
合理补充钾元素,对保护心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比较好的效果。
中国18岁以上成人钾每日推荐摄入量为mg,预防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每日建议摄入量为mg。
为什么说合理补充“钾”元素对身体比较好呢?因为钾元素有以下几个作用。
“钾”的作用:
①“钾”参与糖、蛋白质和能量的代谢。
②“钾”参与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③“钾”可以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④“钾”可以维持心肌功能。
钾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其中蔬菜和水果是人体摄入钾的良好来源。黄豆、赤小豆、绿豆、蚕豆、竹笋、紫菜、菠菜、西兰花、水蜜桃、苹果等食物的钾元素含量都比较高。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建议:
早餐:牛奶(豆浆)一杯、鸡蛋1个、肉包1个,蔬菜2两。上午加餐:1个苹果、桃、香蕉或柑橘。中餐:杂豆饭,清蒸鱼,凉拌苦瓜、菠菜或毛豆胡萝卜虾皮,菠菜猪肝汤。下午加餐:坚果1把。晚餐:口蘑肉丝面条。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小芷
校审:陈莹、张曦
责编:张敏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置顶健康大问诊白癜风的治疗方案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