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神经功能异常会影响心脏
世界心脏日
9月27日是第21个世界心脏日。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每年世界上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1%。
然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心血管病人大量存在精神心理问题,这不仅导致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且导致反复住院率和再次发病率增加,成为心血管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双心障碍和双心医学
这类患者,有很明确的胸闷、胸痛、心慌、憋气这些症状,但是经过心内科医生反复的检查、各种的治疗,包括药物、介入治疗、射频消融等,但患者的症状没有缓解。
经过多学科的交叉探讨,发现很多的患者实际上存在精神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发生了一些心血管疾病样的症状。医学上把有这些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为“双心障碍”。年,我国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提出“双心医学”的概念。
医院心脏中心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心脏病人精神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年9月25日至27日,医院在线上举办“第三届北大燕园双心医学高峰论坛”暨“首届燕园国际双心医学网络高峰论坛”,展现双心医学最新认识,探讨医学人文落地的支点,推广心血管疾病行为学干预的技能,从双心医学的角度对患者进行鉴别分析,从而提高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负担。
为什么情绪或神经功能异常
会影响心脏呢?
占心内科门诊就诊患者总数40%左右的患者,以前胸后背痛或头晕头痛来看病,担心冠心病、脑血栓,但做了很多检查,就是查不出心脏、脑部有什么问题。
患者很痛苦,医生却说问题不大。进一步细问,患者多数有如下共同点——
睡眠不好,脾气大,容易急躁,容易过度担心,容易紧张不安。给予心脏病的治疗药物常无法改善症状,当改为调节心脏神经功能的药物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很多患者不理解,为什么情绪或神经功能异常会影响心脏不舒服呢?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北京市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这部分患者,要比没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一年再住院的风险、一年心肌梗死的风险、一年反复就诊率和医疗花费都是要明显增加3-4倍,如果焦虑合并抑郁,上述风险要增加六倍。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群中精神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一般人群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是6%左右,而在心血管疾病人群,比如冠心病的患者,其焦虑抑郁发病率大概在10-20%,心梗患者,比例会增加到30-40%,如果出现心衰,这个比例会达到50%。
医院
心内科丁荣晶副教授
在心血管疾病人群当中,焦虑抑郁是非常普遍的,这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障碍类型。
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手术治疗不太了解,对于疾病不太确定,对未来不确定的时候,就可能会有这样的情绪。另外,心血管疾病本身是一个炎症性的疾病,焦虑抑郁本身也是一种炎症性的疾病,所以说心血管疾病和焦虑抑郁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同源性的,导致相互影响。
另外,有一部分患者,无论其有无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问题会导致其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增加。对于得了心脏病之后的患者,其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和预后不良风险增加。
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
会有什么表现?
已经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因为对心脏病治疗及愈后理解偏差,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
一类患者主诉为胸闷、胸痛,心脏病的症状,经过反复检查没有任何的器质性病变
本身确实患有心脏病,如冠脉狭窄、心律失常、高血压,但使用针对上述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却不好
患者因精神心理问题导致心脏病,常见疾病包括交感电风暴、应激性心脏病、应激性高血压、应激性冠脉痉挛等
出现上述情况,与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系,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人体的交感神经主要起兴奋作用,当出现应急状态或处于激动兴奋状态时,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人体处于逃跑或提高应急能力的状态,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但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人体就是一种慢性损伤,导致内分泌免疫功能失调。医院
心内科丁荣晶副教授
现在双心障碍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其症状表现一般都非常严重,在医院不同科室检查找不到原因,治疗效果又不好,患者非常痛苦。若医生能及早发现或认识到双心障碍,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效果会非常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如何分辨是精神心理障碍
还是器质性病变?
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区分比较困难,所以当身体出现了一些不舒服,胸闷、胸痛等症状的时候,医院心血管科看病。
若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可以考虑有可能是情绪问题引起的——有些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但做了相关检查,客观检查却没有发现异常或者和主观症状严重程度不匹配,同时患者睡眠质量差,经常失眠,情绪上表现为容易紧张急躁,容易过度担心,或者表现为乏力、郁郁寡欢、对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这时就要考虑到心脏不适症状可能不是来自于心脏问题,可能在别的器官出现问题,比如精神心理问题。
当医生考虑到精神心理因素对心脏的影响时,建议大家不要回避,积极和医生一起来找原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zhty88.com/jibzd/6507.html